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21 個解答
- ?Lv 75 年前最愛解答
請問無實無虛之法如何得?
=================================
無實無虛 = 法空 所以不可得
無實之法為何法,無虛之法又為何法?
=================================
無實無虛 意指法空無自性
所以 既非實法 也非虛法
什麼樣的法是名無實無虛之法?
=================================
學佛法 自覺法空就知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一
佛告善現: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一切有情 皆不可得,
一切有情施設 亦不可得;
一切法 皆不可得,
一切法施設 亦不可得。
由不可得、都無所有,
無所有故,
當知 內空 空,
當知 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
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
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空;
當知 真如 空,
當知 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
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空;
當知 苦聖諦 空,
當知 集、滅、道聖諦 空;
當知 色空,
當知 受、想、行、識空;
當知 眼處空,
當知 耳、鼻、舌、身、意處空;
當知 色處空,
當知 聲、香、味、觸、法處空;
當知 眼界空,
當知 耳、鼻、舌、身、意界空;
當知 色界空,
當知 聲、香、味、觸、法界空;
當知 眼識界空,
當知 耳、鼻、舌、身、意識界空;
當知 眼觸空,
當知 耳、鼻、舌、身、意觸空;
當知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空,
當知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空;
當知 地界空,
當知 水、火、風、空、識界空;
當知 因緣空,
當知 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空;
當知 從緣所生諸法空;
當知 無明空,
當知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
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空;
當知 我空,
當知 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
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
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空;
當知 布施波羅蜜多空,
當知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空;
當知 四靜慮空,
當知 四無量、四無色定空;
當知 四念住空,
當知 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空;
當知 空解脫門空,
當知 無相、無願解脫門空;
當知 八解脫空,
當知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空;
當知 一切陀羅尼門空,
當知 一切三摩地門空;
當知 極喜地空,
當知 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
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空;
當知 五眼空,
當知 六神通空;
當知 佛十力空,
當知 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空;
當知 大慈空,
當知 大悲、大喜、大捨空;
當知 無忘失法空,
當知 恒住捨性空;
當知 一切智空,
當知 道相智、一切相智空;
當知 預流果空,
當知 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空;
當知 菩薩摩訶薩正性離生空;
當知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空;
當知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空;
當知 一切佛土空,
當知 成熟有情空;
當知 三十二大士相空,
當知 八十隨好空。
善現!
菩薩摩訶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見一切法 皆悉空已,
為諸有情 宣說諸法 令離顛倒
雖為有情 宣說諸法,
而於有情 都無所得,
於一切法 亦無所得,
於諸空相 不增不減、無取無捨,
由是因緣
雖說諸法 而無所說。
- 僑東Lv 75 年前
如是我知:
1.請問無實無虛之法如何得?
答:以「一切皆幻」故,所得之法、皆不真;以「自性本真」故,以法證真、故不假;如是正見,名之為「得」。
2.無實之法為何法,無虛之法又為何法?
答:無實之法,遍指「一切」,無所不包;無虛之法,專指「自性」,常樂我淨。
3.什麼樣的法是名無實無虛之法?
答:四大、五蘊、六入、三界、六道、十法界……種種萬法,稱為「無實之法」。自性、涅槃、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如來之德,稱為「無虛之法」。
- ?Lv 65 年前
善知識法喜…
同樣的意義只是不同翻譯文字而已…
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
如來之法,無實無虛,離兩邊而行於中道…
見法即是見義…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 光煦Lv 75 年前
1.(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2.主角,(如來),沒有人見過,也沒有人聽過,也沒有人證明過。
3.其,(無實無虛)法,也沒有人證明過,說了,也不會相信的。
4.{kisc} 網友,說的理論,都是對的,
只是,實際上,要發揮出來,卻是,無法形容。
5.理論上的佛法,像是一把 (空的槍),而沒有子彈,
(如來),是製造子彈的人,
而射擊目標,準確打中,就是,(無實無虛)的法門。
6.無實之法,是射擊目標,之過程。
7.無虛之法,是周邊的因素,如,地形,空氣,風向,等等.......。
8.又譬如,法師,施法術,可以,幫助人,也可以調教人,
而(法術),就是 (無實無虛之法)。
- 5 年前
雜阿含經卷第三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我。
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非其境界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無常則苦.苦則非我.
是其境界者..聞佛所說。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諸法無我.
佛經皆依一乘道說.示意世.出世間的"我".以"非我.不異我"顯義.
金剛經所說的法.可直接依字面意.言語意作解即能於心了義如實.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如來]..此所得法中.非我.不異我的存在者.佛立名義 "名" 如來.
[所得]..彼法見證者 "曾經經驗" 的心路歷程.在大乘法名藏識現.
[無實無虛]..佛依彼 "實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此法無實無虛.
無實無虛之法如何得 "實際"?
不論何種根器.四聖諦是妙方正解.但若自恃自是大利根.不妨參考.
<大乘入楞伽經> 無常品第三之一
...五無間業。何者為五。若人作已墮阿鼻獄。
...內五無間。若有作者。無間即得現證實法。
- 惠樺Lv 75 年前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
此法無實無虛
對於本文我們//現在看惠能六祖的說明
看惠能六祖這段文
無實者 以法體無相
無相可得
然中有恆沙德性
用之不匱故言無虛
他說什麼叫做無實
因為我們的法體
法體就是我們的本性
本來就是無相
所以今天我們在說金剛經
是說我們的本性
所以根本沒那個相可得
應該是無所住的心去得
但是這個之中//有很多說不完的德性
假使道理若沒有//指色談空來說
人就不會瞭解這個道理
所以若說到這一切//所有的恆沙德性
用是用不盡
所以才說無虛
你說沒有又有
說有又沒有
你若要依外觀來說並沒有
若依我們的慧眼看是有
所以才說無實無虛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有相之法但為眾生而說
如來所得之法無相可得
故曰無實
然不可不藉諸相以悟實相
故言無虛
則所謂於相離相//於空離空也
呂純陽祖師說//若是有相的法
就是為了眾生而設的
因為眾生若無相來說
他沒辦法學道
所以廟就蓋得大大的
就用形形色色的法會
所以眾生才有辦法接納
不過如來所得的法//是無相可得
所以才說無實
不過你不能//不借一切相來悟實相
就是說指色談空
你一個人//沒有相來說怎麼講道理
所以就要//藉這個相來悟實相
所以才說無虛
這段文等於是說什麼
於相離相 於空離空//的道理
所以現在說須菩提
如來所得法
此法無實無虛
若用白話來講
佛對須菩提這樣說
我今天所得的法
這個法就是//於相離相 於空離空
這樣說較快
玉真師父講解
- 5 年前
例如桌上有兩顆蘋果
甲說桌上有兩顆蘋果
而乙卻想用有別於甲說法的說法
但又不會與甲說法抵觸矛盾的說法
大家可以試著想一下
如果你是乙 你要怎麼說呢
當佛陀僧團分裂
其中一派為了有別於原本的說法
但又不能不同於原本的說法
因此發展出了諸多似是而非的言論
如果兩派都持原本一模一樣的說法
如此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分裂
可是如果持不一樣的說法
也沒有所謂的分裂 而是叫做自立門戶
例如一個棒球員發明了一個用屁股打球的運動
稱之為屁球
你不能說那位棒球員的聯盟叫棒球大聯盟
而屁球員的聯盟叫棒球小聯盟
想要有別於原本說法卻又相同於原本說法
一是把它複雜化 一是簡單化
可能把它複雜到後世的弟子認為只有神人才能成就
因此原本的說法變成小學教材
可能把它簡單到後世弟子認為不用學才是真正的學
因此原本的說法變成是對天空吐痰
不只白費功夫 甚至被當成傻瓜
撇開自了漢與廣渡眾生的言論
畢竟這只是一種人生觀與處世態度
請問佛陀正法在哪裡呢
回到正題
個人贊同星洲朋友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