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
Lv 5

發問如何定主題 如果不是真心討論佛法 主題一定沒有深入的餘地 人最有福報的就是時常 有自己想深入的主題 日子久了 也確實能讓自己對五蘊的了解 更加深入 只是自己找到了嗎 有的話歡迎分享?

10 個解答

評分
  • 2 年前
    最愛解答

    確實如次草大德所言,只要願意勤精思辯,對自己一定是有幫助的。

    「信仰」是學佛的大忌,凡事不要問誰說的,要自己去思辯,無論對錯,想的夠精夠久,都是功德。

    信仰經典者,不知思辨經文奧義,讀了不但白讀,還會中毒。

    信仰佛陀者,不知起疑辯疑,聽了也是白聽,還會偏聽。

    佛陀與經文都是引導我們的導師,關鍵還是在自己的勤精思辯,功德由精進波羅蜜生,不由信仰生。

     

    其實,不擺脫「信仰」,是不可能學習大乘佛法的。

  • 2 年前

    武術,講白了勝負僅在一橫一豎間。

    修行,講白了僅為臨終那一念做準備。

    毫無花俏,也無高深理論,只有實際之外還是唯有實際。實際是工夫!!

    實際的背後隱藏著日久功深,力行不輟而來的結果。

    為何 ? !

    識得之人能知箇中味。

    觀一個人的言行,可知其在日常生活根塵接觸的每一剎那中,沒有隨時以解脫的念、智來起覺知。若有,言行中即會透露出一二。

    若無。隨著自己習氣而行不自知,就會出現有、生。有、生與無明相應的接觸中,剎那間就造作諸緣起(業)。

    欲有、色有及無色有。有了有則會引生生(有緣生)。諸蘊的產生、六入的生起後種種,不要說伏了,連暫伏都很難辦的到,更別說百般放不下的種種,神智昏昧冤親聚集,四大分離錐心徹痛之際。 那時法義諦理拋飛了,願力提不上來,佛號專注不起來.....。那一念真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的了主 ? !

    惟有平時覺知照見的工夫一點一滴累積。

    「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

    定主題與討論

    鏡中顯像,水底映月,自心共相著相,免不了色惑,

    受亂,想妄,行癡,識昏庸;智者深解鏡中本無相,

    水底從來沒月兒 !

    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有是非!

    多事之人,總喜好龜毛兔角分東牆西牆。

    只要我們如實不浮;多下工夫,

    覺知是相非相不共相。

    必然地,水晶宮裡的遊客,心明透亮,安穩無異於泰山石敢當!

    於此。

    彼此大家能否從中受益,獲得饒益,反之落於口舌之爭,是否能即時覺知不隨之起舞摻和。

  • 2 年前

    跟問的人沒關係,重點是回答的人,所問問題當出於真心的疑問

    阿含經

    婆羅墮婆闍譏諷佛說「沙門!我乃耕種。耕種而食。沙門!汝亦須耕種,耕種而得食。」

    佛說 「婆羅門!我亦耕種。耕種而食。」

    婆羅墮婆闍回答「然則!我等未見尊瞿曇之軛、鋤、犁、鑱、刺棒、牡牛。而且尊者瞿曇作如是言:『婆羅門!我亦耕種、耕種而食。』」

    佛說信仰是種子 鍛鍊是甘雨 智慧軛為鋤 慚乃為其柄 定為是其繩 正念我犁鑱 乃至為刺棒 守身及守語 以知食之量 以信免割草 樂道我休息 精進乃我負 重荷立牡牛 瑜伽運安穩 行而無有歸 行而亦無悲 如是我耕耘 不死是果實 以為此耕耘 我悉脫苦惱

    婆羅墮婆有所領悟,之後便成了又一位阿羅漢

    試問婆羅墮婆的問題可有真心討論佛法? 可有主題深入? 他只是問出他的疑問

    再舉一例

    阿奇舍那針對奢耶先那王子所問問題的回答並沒有錯,但奢耶先那王子無法接受就生氣離開,佛陀換一個方式用譬喻的方式回答奢耶先那王子的問題,則奢耶先那王子能有所領悟

    總結,奢耶先那王子與婆羅墮婆闍所問問題皆出於真心的疑問,回答之人當觀察發問者的心性,根據其心性,做出做適當的回答,而不是針對問題的本身,回答之後就無需多言,若他能領會,他已經領會,多言就多起爭端,回答後,當棄之如敝屣,避免自己驕傲。世人都犯阿奇舍那的錯,造成王子生氣,接著阿奇舍那又跟著生氣。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陀園。

      爾時,沙彌阿夷那和提亦遊王舍城,在無事處,住禪屋中。

      彼時,王童子耆婆先那中後仿佯,至沙彌阿夷那和提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曰:

      「賢者阿奇舍那!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沙彌阿夷那和提告曰:

      「賢王童子!欲問便問,我聞當思。」

      王童子問曰:

      「阿奇舍那!實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耶?」

      沙彌答曰:

      「賢王童子!實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王童子復問曰:

      「賢者阿奇舍那!汝當隨所聞,汝隨所誦習者盡向我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沙彌答曰:

      「賢王童子!我不堪任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廣向汝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也。賢王童子!若我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向賢王童子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或賢王童子不知也,如是,我唐煩勞。」

      王童子語沙彌曰:

      「賢者阿奇舍那!汝未為他所伏,以何意故而自退耶?賢者阿奇舍那!如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可向我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若我知者為善,若我不知者,我便不復更問諸法。」

      於是,沙彌阿夷那和提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向王童子耆婆先那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於是,王童子耆婆先那語曰:

      「賢者阿奇舍那!若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終無是處。」說無是處已,即從{坐}[座]起,不辭而去。

      王童子耆婆先那去後不久,於是,沙彌阿夷那和提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與王童子耆婆先那所共論者,盡向佛說。世尊聞已,告沙彌曰:

      「阿奇舍那!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燒}[煩]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所以者何?阿奇舍那!王童子耆婆先那常行欲也。

      阿奇舍那!猶四調御:象調御、馬調御、牛調御、人調御,於中,二調御不可調御,二調御可調御。阿奇舍那!於意云何?若此二調御不可調御,此未調未調地,未調御受御事者,終無是處。若此二調御可調御善調御,此調未調地,御受御事者,必有是處。如是,此阿奇舍那!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煩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所以者何?阿奇舍那!王童子耆婆先那常行欲也。

      阿奇舍那!猶去村不遠,有大石山,無缺無穿,實而不虛,堅固不動,都合為一。或有二人正欲見者,彼中一人速疾上山,第二人者依住山下,石山上人見石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山上人見已,語山下人:『汝見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耶?』山下人答曰:『若我見山,彼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者,終無是處。』於是,石山上人疾疾來下,捉山下人速疾將上,於石山上,到已問曰:『汝見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耶?』彼人答曰:『今始見也。』復問彼人曰:『汝本言見者終無是處,今復言見,為何謂耶?』彼人答曰:『我本為山之所障礙,故不見耳。』如是,阿奇舍那!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煩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

      阿奇舍那!昔者剎利頂生王有捕象師,王告之曰:『汝捕象師!為我捕取野象將來,得已白我。』時,捕象師受王教已,即乘王象往野林中。彼捕象師在野林中見大野象,見已捉繫,著王象項。彼時,王象將野象出在於露地,彼捕象師還詣剎利頂生王所,白曰:『天王!已得野象,繫在露地,隨天王意。』剎利頂生王聞已告曰:『善調象師!汝今可速調此野象,伏令善調象,善調已,還來白我。』於是善調象師受王教已,持極大杖,著右肩上,往野象所,以杖著地,繫野象{項}[頸],制樂野意,除野欲念,止野疲勞,令樂村邑,習愛人間,善調象師先與飲食。

      阿奇舍那!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初受飲食,善調象師便作是念:『今此野象必得生活,所以者何?此野大象初受飲食。』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初受飲食者,善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申}[伸]。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伸者,如是,野象隨調象師教。阿奇舍那!若彼野象從調象師隨受教者,善調象師則縛前兩腳、後腳、兩䏶(髀)、兩脅、尾脊、頭額、耳、牙,及縛其鼻,使人捉鉤,騎其頭上,令眾多人持刀、楯、矟(槊)、鉾、戟、斧、鉞而在前立。善調象師手執鋒鉾,在野象前而作是語:『我今治汝,令不移動,治汝勿動搖。』若彼野象從調象師治不移動時,不舉前腳,亦不動後腳,兩䏶(髀)、兩脅、尾脊、頭額、耳、牙及鼻皆不動搖,如是,野象隨調象師住不移動。

      阿奇舍那!若彼野象隨調象師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忍刀、楯、 矟(槊)、鉾、戟、斧、鉞、喚呼高聲,若嘯吹螺、擊鼓、椎鐘,皆能堪忍。若彼野象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得最上調御,上速疾、無上速疾,可中王乘,受食王廩,稱說王象。

      如是,阿奇舍那!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彼所說法,居士子聞,居士子聞已,得信如來所說法。彼得信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阿奇舍那!爾時,聖弟子出在露地,猶王野象,如是,野象貪欲樂著者,謂:在林中。阿奇舍那!如是,天及人貪欲樂著,謂在五欲:色、聲、香、味、觸。如來初始[調]御彼比丘:『汝當護身及命清淨,當護口、意及命清淨。』

      若聖弟子護身及命清淨,護口、意及命清淨者,如來復調御比丘:『汝當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者,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其心,制樂家意,除家欲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阿奇舍那!猶調象師受剎利頂生王教已,持極大杖,著右肩上,往野象所,以杖著地,繫野象頸,制樂野意,除野欲念,止野疲勞,令樂村邑,習愛人間。如是,阿奇舍那!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其心,制樂家意,除家欲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

      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彼如來復更調御比丘:『汝當觀內身如身,莫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莫念非法相應念。』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者,如是,聖弟子隨如來教。阿奇舍那!猶如野象從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伸者,如是,野象隨調象師教。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如是,聖弟子隨如來教。

      若聖弟子隨如來教者,如來復更調御比丘:『汝當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若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如是,聖弟子則隨如來住不移動。阿奇舍那!猶如野象從調象師治不移動時,不舉前腳,亦不動後腳,兩䏶(髀)、兩脅、尾脊、頭額、耳、牙及鼻皆不動搖,如是,野象隨調象師住不移動。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如是,聖弟子則隨如來住不移動。

      若聖弟子隨如來住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則能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阿奇舍那!猶如野象隨調象師住不移動,彼於爾時忍刀、楯、矟(槊)、鉾、戟、斧、鉞、喚呼高聲,若嘯吹螺、擊鼓、椎鐘,皆能堪忍。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住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則能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

      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最上調御,得上息、最上息,除諸曲惡、恐怖、愚癡及諛諂,清淨止塵,無垢、無穢,可呼、可請、可敬、可重、實可供養,為一切天人良福田也。阿奇舍那!猶如野象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得最上調御,上速疾、無上速疾,可中王乘,受食王廩,稱說王象。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最上調御,得上息、最上息,除諸曲惡、恐怖、愚癡及諛諂,清淨止塵,無垢無穢,可呼、可請、可敬、可重、實可供養,為一切天人良福田也。

      阿奇舍那!少野象不調御死者,說不調御死;中、老野象不調御死者,說不調御死。阿奇舍那!少聖弟子不調御命終者,說不調御命終;中、老聖弟子不調御命終者,說不調御命終。

      阿奇舍那!少野象善調御死者,說善調御死;中、老野象善調[御]死者,說善調御死。阿奇舍那!少聖弟子善調御命終者,說善調御命終;中、老聖弟子善調御命終者,說善調御命終。」

      佛說如是,沙彌阿夷那和提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諸友,

    要獲得佛法的實益,就必須要能提出【正確的問題】,

    提出【 正確的問題】之後,則必須要具備適當的心態~【誠實】。

    能夠把握住這2個基本動作,

    那麼,再怎麼愚魯的凡夫,或多或少都能獲得法益。

    反之,則只是雪上加霜,徒增繫縛。

    舉例A :

    甚麼叫做【 正確的問題】?

    選項1: 我是誰?

    選項2: 我在未出生之前,我的狀態是甚麼?

    選項3: 我是五蘊嗎? 五蘊就是我嗎?

    【 正確的問題】:選項3。

    舉例B:

    【誠實】

    這裡的【誠實】,是指對問題討論過程的不虛偽、不恣意的心理狀態。

    選項 1: 經典說: 五蘊是無常的。

    (你證實了嗎?你是聖者嗎?那麼你憑甚麼說五蘊是無常的呢?)

    選項2 : 經典說 : 識蘊也是無常。

    (你只懂得一部分,還有某種識,是常的。或者有某種識,是非常、非無常的。)

    選項3 : 經典說 : 受是苦。

    (樂受是苦、苦受如箭、不苦不樂則是無常,一切受確實皆苦)

    【誠實】: 選項3。

    ====

    能夠把握這2種基本原則 : 【 正確的問題】、【誠實】,

    那麼,任何對正法的探尋,皆有大利益。

    如意

  • 2 年前

    人總有盲點

    以為站的越高看的越遠就可以指點江山

    以為鑽研越深學的越精就可以自稱專業

    殊不知

    高處不勝寒

    淵深難自扙

    古有云:登高必自卑 行遠必自邇

    基礎没打好就想蓋高樓

    没學會爬就想學飛

    會不會想太多了

    真佛只話家常

    真修只行日常

    真道只在平常

    …………

    基本功都做不好

    說的飛天鑽地又有何用?

  • 初心朋友,

    以下次第約略回答。

    Q1.在發心菩提之後,如何對諸波羅密的選定次第練習 ?

    我們以為是大悲,其實只是--- 嗔。

    我們以為是大慈,其實只是--- 貪。

    我們以為是大舍,其實只是--- 癡。

    A: 當成功發起大悲菩提之後,

    可能是這樣省思:

    第一項,就是對佈施內涵的省思

    其次,就是對於戒、各種律儀內容的檢視

    然後,依次會這樣順序思惟:

    3. 般若,為了尋求出離火宅,就會自然省察般若的內涵

    4. 精進,為了培育般若,正精進是必要的資助

    5. 忍辱,在培育前述諸項波羅蜜的同時,我們將會在人生中面臨各種的高低起伏,我們將會自然而然地培育忍辱。

    似乎還差一項 : 禪定。

    因為,星洲認為 :

    從發起大悲菩提之際,我們已經培育了正定!

    並且,從出發心,一直到成就無上 佛陀,禪定,都是一直在培育的。

    = = =

    Q2.在發心菩提之後,該如何不應該受到三毒的汙染呢 ?

    A2: 大悲,本身就沒有三毒的汙染。有汙染,就不是大悲。

    若要在發起大悲菩提之後,

    若要保持不被三毒汙染的話,就必須建立 ~ 般若 !

    ===

    Q3.什麼狀態,能鎮伏三毒呢 ? 低標為何 ?

    A: 心一境性。

    低標 : 五蓋止伏。

    ===

    Q4.大悲心乃菩提心的根 !

    所以,大悲心如何發呢 ?

    A4: 次第大約如下 :

    1.先行八聖道支,建立正定 ! (標準 : 四禪)

    2. 知苦

    3. 必須具備 "平等、舍" 的基礎。

    4. 直接正視三界有情、與其面臨的各種苦難

    5. 堅定意願,將會以實際行動,承擔這個發心所要承受的各種不可思議的長久苦難。

    = = =

    Q5.大悲,又是甚麼?

    又跟慈無量及悲無量,差別在哪 ?

    A5: 以下簡單比較菩薩道的大悲、與四梵住的悲梵住。

    差異 :

    1. 目標不同 : 大悲心的目標是成就佛道,悲梵住則未必。

    2. 三乘差別 : 因此,大悲是專屬於菩薩道,悲梵住則是三乘菩提皆可修學。

    3. 禪地不同 : 大悲得依四禪、悲梵住則止步於三禪。

    4. 心所不同 : 大悲是依無癡心,悲梵住則依無嗔、悲憫,這2支主要心所

    5. 三毒問題: 因此大悲從開始到發起,絕無三毒汙染,悲梵住則是逐步鎮伏。

    6. 知苦差異 : 大悲必須通視有情三苦,悲梵住則只掃描有情苦苦。

    7. 三界問題 : 大悲必定要清晰掃視三界,悲梵住則不必要,群體掃視、或通欲界諸有情即可,因為無色界也掃不到。

    8. 平等心 : 大悲有平等舍,悲梵住不一定要具備。

    9. 行動力 : 大悲是必定引發行動的,悲梵住則不是 (只是屬於止禪範圍)

    = = =

    Q6.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定義、內涵、修法,次第又是為何呢 ?

    A6: 篇幅太大,只能簡單說一下。

    1. 次第 : 不能跳級亂修,只能從慈悲喜捨,按照順序次增上

    2. 定義 : 慈~對有情與樂,悲~對有情離苦,喜~願有情保有善成就,捨~ 有情以自己的業為依歸 (各人造業各人擔)。

    3. 內涵 : 慈是無嗔,悲是慈憫、喜是隨喜、捨則是平等

    4.修法 : 必須先具備 (任選) 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六隨念、安般...等諸禪為基礎。

    5. 高標:四禪;低標:欲界定

    6. 先對自己祝願、再對他人

    先對同性,再對異性

    先對一個方向,再對其他方向

    先對人,再擴展到畜生

    先對人間,再對鬼道、再擴展到天人、地獄有情

    依此類推。

    7.依此掃視十方有情

    8. 盡可能掃描三界,欲界則是充要,無色界看程度。

    9. 檢視尋、伺、喜、樂、一境性的穩定與增減。

    10 直到三禪、四禪為止。慈悲喜達三禪,舍梵住則達四禪

    以上簡單說明。

    如意

  • 發問如何定主題?

    =============

    楞嚴經:

    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

    見思惑也!

    所謂不正思維也(邪見思維)

    對治邪見而有八正道

    八正道的標準是:"明觸"(大般涅槃經)

    大乘=菩薩乘

    佛乘=最上乘

    乘為行義

    菩薩乘不需"明觸"

    --------------------------------------------------

    發問定主題

    應以了義經因何了義有共同上的認知

    才能不偏離主軸

    於佛法上共襄法義

    (雜阿含39經:)是大乘與禪宗的依據 

    依此法性成道是為了義

    ==淺見==

    雜阿含(三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

    「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1]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斷;於行封滯意生觸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觀嚴
    Lv 6
    2 年前

    星州朋友:性空,是建立在緣起法的! 沒有緣起法,性空也無法體現。

    靜修朋友:問:性空,是建立在緣起上的?

    答:性空是不生不滅,緣起是生滅。

      不生不滅是不可能建立在生滅相上的。

    觀嚴:性空即是緣起,緣起即是性空。生滅即是不生不滅。

    維摩經:諸法不生不滅,即是無常義。

    緣起性空:「緣起無我」或「緣起(畢竟)空義」是佛教的根本思想。

    緣起甚深極甚深,緣起之寂滅性(涅槃)倍復甚深極甚深。

    聖嚴法師:所謂禪宗的特色,即是中國佛教的特色,也是深受中國文化背景影響下的特色。中國文化的背景,總合言之,乃是以儒家及道家的思想為兩條主流。

  • 匿名
    2 年前

    修行的標的百百種

    光是佛家便有八萬四千種法門

    若是加上其他家

    便如大海寬不可測

    人心難道不也是如此嗎?

    就算修到對五蘊了了分明

    又是如何?

    能夠看清真正的問題核心

    面對別人的五蘊

    真正解決疑惑

    離苦得樂嗎?

    遇到只想發洩情緒的人

    該是如何呢?

    語言文字是溝通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

    如何運用

    也只存乎一心

    所以

    無法面對真正的問題

    也是習慣所致

    簡化問題

    以物易物

    雖是人之常情

    卻是自我設限

    導致五蘊不支的結果

  • ?
    Lv 4
    2 年前

    依照心經和觀自在菩薩指導來修,最先能証得的,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前提是行深(努力再努力,一世又一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再強調,般若波羅蜜多,要行深,要依,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才能心無罣礙,才得究竟涅槃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能到達彼岸的是用般若智慧,只修定是不行的,打從阿含期開始,世尊就教觀色,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般若智慧要會起用,當然具有定力是先決條件,日常心念分別散亂,是觀不成的,時時煩不斷,如何得辦?如實知。並非只知而已,要如實証入。也不是把大藏讀透透,句句引經據典,般若智慧就能出得來。得要「行」,六度萬行。其味、其習、其患、其集如實知。其離、其滅如實証入。沒善知識帶,好長的一段路。努力吧!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