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請問:心生起即是動,那麼動的相貌是妄想嗎?心不起即是靜,靜的相貌是自覺嗎?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應無所住還是住無所有?

14 個解答

評分
  • 僑東
    Lv 7
    5 年前
    最愛解答

    如是我知:

    1.「心生起即是動」?

    答:楞伽經云:「心生種種法生, 心滅種種法滅」,所以「心生(一念生起)」是「法有(萬法現前)」,不是「心生起即是動」!若不知「收(明行足)」,則必往下發展而成「念念」、「分別」,這才稱為「動」、「心動」。

    2.「那麼動的相貌是妄想嗎?」

    答:「一念生起」稱為「妄想」,就是「根本無明」;「念念心動」稱為「分別(能知所知)」,就是「塵沙無明」;「非我計我」、「計我我所」稱為「執著」,就是「見思無明」。所以,動靜二相都在「能知所知」的分別裏(心所)。

    3.「心不起即是靜」?

    答:如果「起」字作「生」來解釋,則「心不起」已是超越「動靜」二相;若「起」是「動」的意思,則「心不起」是「靜」、「暫靜」而已。

    4.「靜的相貌是自覺嗎?」

    答:「靜的相貌」即是「靜的狀態」,屬於「有為」、「有相」,是功能性的展現,算是「能覺」罷了!「自覺」是超越動靜、來去……等二相,禪宗稱為「大悟」、「明心」,自見法身「不來不去」,自肯不疑「遍知自在」的自證境界。

    5.「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應無所住還是住無所有?」

    答:證「無所有處定」的禪定行者,身壞命終往生無色界,住「無所有」;對分別動靜二相的行者,則說「應無所住」。至於「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行者(菩薩),自證「不二」,離於「能所」,稱為「無住」。

    菩薩以「無住」為本,以「分別」為用;譬如,投子大同禪師對趙州禪師說:「不許夜行,投明須到。」此是「無住」之最佳說明!

  • ?
    Lv 6
    5 年前

    心生起即是動,那麼動的相貌是妄想嗎?

    =========================

    佛要眾生覺 意無自性 動是心起

    是心起 才有動的相貌

    行住坐臥都是心起

    不能把動 都稱妄想

    ● 修行道地經

    【意從心起】 意意相續 本從對生

    其意法者 當自觀心

    心不起即是靜,靜的相貌是自覺嗎?

    =========================

    意無自性 動靜是心在作用 稱自覺起也沒錯

    ● 大乘密嚴經

    如來微妙之藏 如金在礦

    【意從心生】 餘六亦然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應無所住還是住無所有?

    =========================

    如果知道 名假法假 法無性相

    就學佛說 應無所住

  • ?
    Lv 6
    5 年前

    六祖壇經: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

  • 殘天
    Lv 6
    5 年前

    請問:心生起即是動,那麼動的相貌是妄想嗎?

    心不起即是靜,靜的相貌是自覺嗎?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應無所住還是住無所有?

    =========

    這題目很高明 ~ 。

    答曰 :

    若心生起即是動 , 即 .. 無所有相貌亦不異妄想 。

    若心不起即是靜,即 .. 無所相貌亦不一覺覺 。

    若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即 .. 無作無所有 , 無所有住。

    此見 ~

  • 5 年前

    動靜二相,是相續相,亦即是時間、空間持續存在的現象,但這是錯覺、幻覺。

    動靜相續相,也就是金剛經上所說,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中的壽者相。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者,覷破動靜相續相,始得了悟法身實相。

    非動,即非續,非常。非靜,則非斷,非無常。法身實相,不落兩邊。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華嚴賢首宗初祖杜順和尚法身偈云:

    「懷州牛吃禾,益州馬腹脹,天下覓醫人,炙豬左膊上。」

    禪門公案:百丈野鴨子

    『百丈禪師參馬大師為侍者,檀越每送齋飯來,師纔揭開盤蓋,

    馬大師拈起一片胡餅示眾云:「是甚麼?」每日如此,師經三年。

    一日,隨侍馬祖路行次,聞野鴨聲,馬祖云:「什麼聲?」

    師云:「野鴨聲。」

    良久,馬祖云:「適來聲向什麼處去。」

    師云:「飛過去。」

    馬祖迴頭,將師鼻便搊,師作痛聲。

    馬祖云:「又道飛過去?」

    師於言下有省。 』

  • 平凡
    Lv 7
    5 年前

    動靜二相皆是識心分別作用 若能保持自心明覺 洞澈無惑 則處動靜二相而不被塵所染 即是了然不生 是無所住 若說住無所有 那麼還是住 住於無所有

  • ?
    Lv 6
    5 年前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大學生在學校宿舍中,「宿舍正在播放情色暴力影片」

    那麼,心起了,是動相,動相是妄想嗎?並不是,動相起了,要看心是否被染?

    染心造作,迷於聲,惑於色,生起愚行

    那麼,心起了,面對聲色,不被迷惑,從中了解,發現真貌,那麼才是自覺

    無住、生心本非二事

    了悟之後,染與不染,全歸烏有,「本來清淨,於心之作,便無所謂動不動了」

  • May
    Lv 7
    5 年前

    心生起即是動,那麼動的相貌是妄想嗎? ~~你有一個心可以生嗎? 拿的出來嗎?

    拿的出來才能說有心生 拿不出怎麼說有心生? ~~認為(有一個心有動)是妄想

    拿不出如何說有心靜 ? 連心靜也是妄想~~認為(有一個心有靜) 也是妄想

    ~~起心~講的就是人以妄想心為自心 ~(認為有動有靜的心為自己心)

    拿不出如何說心有動靜? 這樣就反聞知道~ 心根本(無動無靜)

    觀世音菩薩的耳根章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所入具寂 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 空所空滅 (覺所覺空)

    ~~~~是應無所住還是住無所有? ~~你可以思考一下 ~~~不想這問題時你的覺所在那裡?

    覺所依空 在愣嚴經 ~佛為眾解空結覺結 ~言 ~~空(自有覺) 何關汝入 ? 你可以思考這句話 ~ 連在覺的那個也不是自己

  • ?
    Lv 6
    5 年前

    一、「心生起即是動,那麼動的相貌是妄想嗎?」

    要看是在講什麼心?第八識真憋本心,本從無生滅,真實常住,因此沒有

    生起與否的問題; 而因為祂是實相心,所以祂的起心動念都不是妄想。

    而第六識意識心,生起後必定對現前六塵境予以了知分別,動個不停;

    就是在定境中,即使五塵不現,也還有定境法塵存在,相對來說,像是

    在靜中,但非絕對寂靜。

    意識是妄心,起心動念都是妄念,但不一定「妄想」; 因證悟者能如

    實了知法界實相故。 

    二、「靜的相貌是自覺嗎?」

    佛法上的「自覺」,是指對法界實相的證知領會,係依證悟者自己對實

    相心的觀察覺悟;不是藉由他人語言文字的教示,所能直接證解。因此

    不能說:「靜的相貌是自覺。」根本不同一件事。

    三、「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應無所住還是住無所有?」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在打坐中將任何入耳的聲音或進入覺知心的任何法,部否定空掉; 接著不斷深入,於是離開了外五塵。在這時,就沒

    有五塵上的動相與靜相了。

    這是觀音法門的部分實證過程,所要證得的標的,也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心才是「無所住」心,而此心自己就是「住無所有」中,如«心經»所揭示:「無受想行識、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智亦無得。」

  • Q : 心生起即是動,那麼動的相貌是妄想嗎?

    A: 不一定。 要看這位有情,是否已經到達無漏。

    Q : 心不起即是靜,靜的相貌是自覺嗎?

    A : 心不起,只有兩種狀況 : 一者,佛教獨有的滅盡定;二者,無想定。

    若是滅盡定,可以說是覺悟的成就。

    若是無想定,則是非正定而已,算不上覺悟。

    Q :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應無所住還是住無所有?

    若動靜二相,指的是...心動但無妄想、若心不動,則安於滅盡定。

    若是如此,這種成就,是無所住、也是住無所有。

    不過,這種成就,除了 佛陀之外,只限精通四禪八定的3種人 :

    不來聖者、阿羅漢聖者,以及辟支佛。

    如意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