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請 kisc、sam、無心是道三位作答,《大般涅槃經卷十七》中,世尊前後自語相違。何以故?
《大般涅槃經 卷十七》佛先曰:
「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薩永斷二十五有,得大涅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後,迦葉菩薩言:「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長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滅、非赤非白、非青非黃、非有非無。云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佛言:「如是!如是!」
其後,佛反曰:「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
請問,《大般涅槃經卷十七》中,世尊如是前後自語相違,何以故?
除 kisc、sam、無心是道三位外,也歡迎所有同修作答。
7 個解答
- ?Lv 79 月前
光聽你說《大般涅槃經卷十七》中,世尊前後自語相違
你已經沒有資格說法了
佛教中 竄改經文 斷章取義 可說是 最嚴重破法
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如來回應 迦葉菩薩所問
如來 從最初到最後是說
1.菩薩永斷二十五有 得大涅槃
2.菩薩常得第一義諦 云何難言無所得耶
3.道與菩提 及以涅槃 悉名為常。一切眾生 常為 無量煩惱 所覆。無慧眼故 不能得見。
4.道者 雖無色像可見 稱量可知 而實有用。
5.道與菩提 及以涅槃 亦復如是 亦有亦常。如其無者 云何能斷 一切煩惱。以其有故 一切菩薩 了了見知。
6.若男若女 若沙門若婆羅門。說言無道 菩提 涅槃。當知是輩名一闡提 魔之眷屬名為謗法。如是謗法 名謗諸佛。
去說 世尊如是前後自語相違 跟謗佛沒兩樣
《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經文參考》
(一)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前段經文
●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無所得者名大涅槃,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
菩薩永斷二十五有,得大涅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二)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中段經文
●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善男子。
一切世諦 若於如來 即是第一義諦。
何以故。
諸佛世尊 爲第一義故 説於世諦。亦令衆生 得第一義諦。
若使衆生 不得如是第一義者。諸佛終不宣説世諦。
善男子。
如來有時 演説世諦。
衆生謂佛 説第一義諦。
有時演説 第一義諦。
衆生謂佛 説於世諦。
是則諸佛甚深境界。
非是聲聞縁覺所知。
善男子。
是故汝先不應難言 菩薩摩訶薩無所得也。
菩薩常得第一義諦。
云何難言無所得耶。
(三)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後段經文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七
迦葉復言。
世尊。
【第一義諦 亦名為 道。亦名 菩提 亦名 涅槃】。
若有菩薩言 有得道 菩提 涅槃 即是無常。
何以故。
法若常者 則不可得。
猶如虛空 誰有得者。
世尊。
如世間物 本無今有 名為無常。
道亦如是 道若可得 則名無常。
法若常者 無得 無生。
猶如佛性 無得 無生。
世尊。
道者。非色非不色 不長不短 非高非下。
非生非滅 非赤非白 非青非黃 非有非無。
云何如來說言 可得菩提 涅槃亦復如是。
佛言。
如是如是。善男子。
道有二種。
一者常。二者無常。
菩提之相 亦有二種。
一者常。二者無常。
涅槃亦爾。
外道 道者 名為無常。
內道 道者 名之為常。
聲聞緣覺 所有菩提 名為無常。
菩薩諸佛 所有菩提 名之為常。
外解脫者 名為無常。
內解脫者 名之為常。
善男子。
【道 與 菩提 及以 涅槃 悉名為 常】。
一切眾生 常為 無量煩惱 所覆。無慧眼故 不能得見。
而諸眾生 為欲見故 修戒定慧。
以修行故 見道 菩提 及以涅槃。
是名菩薩 得道 菩提 及涅槃也。
道之性相 實不生滅。
以是義故 不可捉持。
善男子。
【道者 雖無色像可見 稱量可知 而實有用】。
善男子。
如眾生心 雖非是色 非長非短 非麤非細 非縛非解。非是見法
而亦是有。
以是義故
我為須達說言
長者 心為城主。
長者 若不護心 則不護身口。若護心者 則護身口。
以不善護 是身口故。令諸眾生 到三惡趣。
護身口者 則令眾生 得人天涅槃 得名真實。
其不得者 不名真實。
善男子。
【道與菩提 及以涅槃 亦復如是 亦有亦常】。
【如其無者 云何能斷 一切煩惱】。
【以其有故 一切菩薩 了了見知】。
善男子。
見有二種。
一 相貌見。
二 了了見。
云何 相貌見。
如遠見煙 名為見火。實不見火。
雖不見火 亦非虛妄。
見空中鶴 便言見水。
雖不見水 亦非虛妄。
如見花葉 便言見根。
雖不見根 亦非虛妄。
如人遙見 籬間牛角 便言見牛。
雖不見牛 亦非虛妄。
如見 女人懷妊 便言見欲。
雖不見欲 亦非虛妄。
如見 樹生葉 便言見水。
雖不見水 亦非虛妄。
又如 見雲 便言 見雨。
雖不見雨 亦非虛妄。
如 見身業 及以 口業 便言見心。
雖不見心 亦非虛妄。
是名 相貌見。
云何 了了見。
善男子。
如眼見色。
如人眼根 清淨不壞 自觀掌中 阿摩勒果。
菩薩摩訶薩 了了見 道 菩提 涅槃 亦復如是。
雖如是見 初無見相。
善男子。
以是因緣 我於往昔 告舍利弗。
一切世間 若有沙門 若婆羅門 若天若魔 若梵若人 之所 不知 不見 不覺。
惟有如來 悉知見覺。
及諸菩薩 亦復如是。
舍利弗。
若諸世間 所知見覺。
我與菩薩 亦知見覺。
世間眾生之所 不知 不見 不覺。亦 不自知 不知見覺。
世間眾生 所知見覺。便自說言 我知見覺。
舍利弗。
如來 一切悉知見覺。亦不自言 我知見覺。
一切菩薩 亦復如是。
何以故。
若使如來 作知見覺相。
當知是則 非佛世尊 名為凡夫
菩薩亦爾
迦葉菩薩言。
如佛世尊 為舍利弗說。
世間知者 我亦得知
世間不知 我亦悉知。
其義云何。
善男子。
一切世間 不知 不見 不覺 佛性。
若有知見 覺佛性者。不名世間 名為菩薩。
世間之人
亦復 不知 不見 不覺 十二部經 十二因緣 四倒 四諦 三十七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般涅槃。
若知見覺者 不名世間 當名菩薩。
善男子。
是名 世間不知見覺。
云何世間所知見覺。
所謂 梵天 自在天 八臂天 性時微塵 法及非法。
是 造化主世界 終始 斷常二見。說言 初禪至非非想 名為 涅槃。
善男子。
是名世間所知見覺。
菩薩摩訶薩 於如是事 亦知見覺。
菩薩 如是 知見覺已。若言 不知 不見 不覺 是為虛妄。
虛妄之法 則為是罪。以是罪故 墮於地獄。
善男子。
【若男 若女 若沙門 若婆羅門。說言 無道 菩提 涅槃】。
【當知是輩 名一闡提 魔之眷屬 名為謗法。如是謗法 名謗諸佛】。
如是之人 不名世間 不名非世間。
- ?Lv 69 月前
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無所得者名大涅槃,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薩永斷二十五有,得大涅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
學經文 佛要眾生 觀無所得
是誰在觀無所得 當然是眾生法性
正如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 大涅槃就是法性
何來世尊前後自語相違 ??
《法性=涅盤》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
【涅槃】義者。即是諸佛之法性也
- 匿名9 月前
請問,《大般涅槃經卷十七》中,世尊如是前後自語相違,何以故?
《大般涅槃經 卷十七》佛先曰:
(一)「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薩永斷二十五有,得大涅槃,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答:大涅槃就是無餘涅槃.也稱入如來藏.知有佛性而不可見.不可得.不可說.換句話說:無空無有之境
(二)後,迦葉菩薩言:「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長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滅、非赤非白、非青非黃、非有非無。云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佛言:「如是!如是!」
答:此為迦葉菩薩代會眾(尤指一闡提)發問.所以此說指的是:前段經文(一).以一闡提的境界所不能解故迦葉菩薩代問.以利會眾增上.可由此問知:一闡提境界還陷在有餘涅槃而不可自拔.
佛言:「如是!如是!」 ...即指: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可得.
(三)其後,佛反曰:「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
答:由此句經文.反證《云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句讀應斷如下:云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因為:如來言指的就是道.
「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等同「如來言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
《云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不應斷為《云何如來說言: 可得菩提. 涅槃亦復如是》
「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 ....指的是:以入無餘涅槃故得無上道.菩提.涅槃.(三者可得).若得復又究竟即是成佛
- 次草Lv 59 月前
兩位當初連如來禪都能捨離了
何以現在涅槃捨不掉
這齣是甚麼戲
不懂珍惜彼此
這是甚麼佛法
大眾好看
===
如次草所說,捨如來禪、捨涅槃者,
怕是對涅槃、如來禪,有所誤解了。
===
誤解沒有
是您聽不懂涅槃只是您們兩位的名相
與涅槃無關
如果心清淨與涅槃合
心不清淨就會不知進退
我說的您聽不懂是我的能力不足
但也請您們好好想想能捨如來禪是甚麼情況
想不通就會像現在糾纏沒完
說是為了佛法
其實是私欲
騙不了人
===
次草說:「周老師還是找不出答案
那就繼續夢中涅槃論。」
===
我還是如此了解
不是您能感同身受的體會
所以我不打算告訴您答案了
會的話
清淨即得
其實您的答案已經很近了
但是您的
涅槃非有等句只說了一半
難怪sam有空繫反擊您
您又不知sam的弱點在那
所以無法令對方心服
是您的案子
自己承擔吧
===
像次草兄這樣,扮演最高仲裁者,
一口咬定,卻無證述,
才是好夢正酣,而不自覺吧。
==
如果您們兩位同時認定最高仲裁者是涅槃
還須我的廢話嗎
眼拙不是涅槃的錯
- 9 月前
抹上兄所指的是空、不空、空不空如來藏?
=====
此案緣起是《雜阿含347須深經》,該經重點是執有,非執無。故只說,涅槃非有。依次草之意,古來大乘學人都錯了,佛也錯了。錯在無生法,只說了一半,應該說無生無滅法才對?殊不知,無生即無滅,非有即非無。次草兄對大乘法的基本認知,顯然不足。
況且 sam初初起謗,我已明文告知:
涅槃非有,本不可得。
涅槃非無,本亦不失。
本非有無,非謂無本。
性相皆空,假名涅槃。
次草兄也沒注意到這段文字吧。
======
次草兄仔細看過一週前我所開的,「以《大般涅槃經》為準,請問,可以因地凡夫知見,反呵果地如來境界否?」一題嗎?
====
次草說:「周老師還是找不出答案
那就繼續夢中涅槃論。」
按:佛也自承,說法如夢中作佛事。
重點是說法人自己醒了沒。
像次草兄這樣,扮演最高仲裁者,
一口咬定,卻無證述,
才是好夢正酣,而不自覺吧。
如次草所說,捨如來禪、捨涅槃者,
怕是對涅槃、如來禪,有所誤解了。
============
sam這樣說,就是拿佛當逃避真相的藉口了。《大般涅槃經卷十七》中,世尊為了避免造成教理上的混淆,故主動說明,相應於不同的層次,會有前後說法相違的現象。如今學人不於此處辨識清楚,反而想要趁機混水摸魚,好意思嗎?
無心是道這樣解釋,就說「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故不見「世尊前後自語相違」即可。無庸旁生枝節,另扯上法性說。
但是,你既然「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何以卻見此題,並來答覆回應?你既見既知前來答題,何以又作證自稱「不見一切諸法性相」?
《六祖壇經》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二十七》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
何等是有? 何等是非有?
佛告善現: 二是有, 不二是非有。
〈中略〉
善現當知!
乃至一切想皆為二,
乃至一切二皆是有,
乃至一切有,皆有生死,有生死者,
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歎苦憂惱。
《六祖壇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
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此須心行,不在口念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
恰似凡人自稱國王,
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
口說般若,心中常愚。
常自言:『我修般若。』
念念說空,不識真空。
大乘經卻讓爾等修成了二乘法!
以前爾等自己常舉的經文都忘光了。
這就是你等不務實修,不觀心行所致。
「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歎苦憂惱」者,
行二見、著二想者,也敢公然作證自稱:
「安住如是大涅槃,不見一切諸法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