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答覆kisc所問:這算是毀謗嗎?

周老師 2 星期前 你說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我的回答是佛說菩提 從阿含一路說到大涅槃都是直指輪迴性【心 眞如 法身 佛性 如來藏 法性 第一義 自性】(一)《阿含部》佛說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略〉(十)學過這些經文 知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直指【心 眞如 法身 佛性 如來藏 法性 第一義 自性】自然就會知道 佛藉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讓眾生悟自性●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四【菩提】無形色 寂滅恒不生身不觸菩提 菩提不觸身 心不觸菩提 菩提不觸心 而能有觸相 實爲不思議此是佛世尊 最勝寂靜處 善能滅一切 外道諸邪見如果聽佛說【無有少法,如來 應 正等覺 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按照字面 錯認沒有菩提 就把菩提給滅了這會跟般若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在勝義諦】【行般若波羅蜜 於第一義中行】有很大的牴觸聽這類說法 就要特別當心〈中略〉我完整述說 十二部經 菩提經文這算是毀謗嗎?可以明說嗎?/kisc

更新:

=====

你所質疑者,本人當時即已答你,如下。

(按:你的順序記顛倒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按:「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句,及您所舉經文,如我所解,空者空於有〈妄覺〉,既離妄邊已,有者(真如)有於空。前者不空,後者不有。諸佛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不異於空,空不異於有,空有本不二,本來非空有,故名菩提,及真如等。

〈大般涅槃〉經中所說,「有」菩提、涅槃者,應是相對於「無」眾生妄覺而說。sam 所舉「道與菩提,及以涅槃,亦復如是,亦有亦常」一句,並非一套完整的敍述。譬如《首楞嚴》說:「知有涅槃,不戀三界。」單取「有涅槃」立說,更不合適。

縱觀諸經,佛所說法,總是對有立空,對空立有。總不教人偏在一邊,有一定法可以取著。故,《金剛經》曰:「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更新 2:

=========

但之後你對此答覆並無任何回應,顯示你仍舊堅持上述已見,且無理性溝通之打算。

因此,你在「如果」二字之後的所有評論,及你所貼出的所有經文,皆非出於善意。否則你在評論之前,至少應先確認,本人是否「錯認沒有菩提,就把菩提給滅了」。

何況你與 sam、無心是道二人,始終同聲唱和。你的毀謗之心,當時已經昭然若揭。

3 個解答

評分
  • ?
    Lv 7
    9 月前

    你敢破 佛說涅槃  

    法師說 謗大乘 可是真沒救 

    《涅槃 是第一義 道 菩提》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七

    【第一義諦】 亦名為【道】 亦名【菩提】 亦名【涅槃】。

    《涅槃 是菩提 法身》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言涅槃者 即是【如來清淨法身】。

    《涅槃 是佛性》

    ● 大法鼓經卷下

    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無量相好 莊嚴照明。

    以彼性故 一切衆生 得【般涅槃】。

    ●大方等無想經卷第五

    如來常住 無有畢竟 入涅槃者。一切衆生 悉有【佛性】故得名爲【大般涅槃】。

    《涅槃 是藏識》

    ●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諸聲聞 畏生死妄想苦 而求涅槃。 

    不知生死涅槃 差別之相 。一切皆是 妄分別有 無所有故。

    妄計未來 諸根境滅 以為涅槃。 

    不知證自智境界 轉所依【藏識】 為【大涅槃】。

    《涅槃 是如來藏》

    ●大方廣如來藏經如來 

    以如來眼。 見一切有情 欲瞋癡貪 無明煩惱 乃至皮膚邊際。

    彼欲瞋癡 無明煩惱藏中 有【如來藏性】以此名爲有性。

    若能止息 名爲清涼 則名【涅槃】。

    《涅槃 是眞如》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眞如是實 餘皆虚妄。實性體者 即是眞如。【眞如性者】 即是如來 名爲【涅槃】。

    《涅槃 是眞我》

    ●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一切諸法 悉無有我。而此涅槃 【眞實有我】。

    以是義故 涅槃無因 而體是果。是因非果 名爲佛性 非因生故。

    《涅槃 是心》

    ●佛説般舟三昧經

    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爲癡。心無想是【涅槃】。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 (三)

    心已離諸行 愛著永無餘 更不受此形 長樂【涅槃】中

    《涅槃 是空性 法身》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如來了知 有情及法 體性皆空 離空非有。

    【空性】 即是 【真法身】故 名為【涅槃】。

    像法決疑經 

    善男子。

    諸佛說法常依二諦。說世諦法時不違第一義諦。 旨近以標遠。立像表玄。 

    諸惡比丘於此義中不能解了。 

    誹謗不信。隨相取義歷劫受殃。 

    看來周先生 真的不知 第一義 說的就是 涅槃

  • 次草
    Lv 5
    9 月前

    看來周先生 真的不知 第一義 說的就是 涅槃

    ==

    知道第一義說的就是涅槃

    卻仍然人我相熾然

    有這種現象嗎

    一但被文字所迷

    不是文字的厲害

    是心意識太厲害

    到底兩個人誰接近涅槃

    尚在測試中

    一切世間法皆有涅槃分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甚麼是涅槃

    甚麼是佛性

    在討論中都有機會悟到

    如果人我相不除

    喜歡的只有夢中的涅槃與佛性

    會讓人滿足夠

    要爭多久都應君需求

    周老師還是找不出答案

    那就繼續夢中涅槃論

    ====

    「周老師還是找不出答案

    那就繼續夢中涅槃論」

    佛也自承,說法如夢中作佛事。

    重點是說法人自己醒了沒。

    像次草兄這樣,一口咬定,

    卻無證述,才是好夢正酣吧。

    ===

    證述早在過去的點點滴滴說了

    不樂解脫

    還是這麼解讀嗎

    走到那被笑到那

    那是個大乘學人的樣

    果然現在還是不樂解脫

    還是南傳一個名相

    比印順還厲害

    一段經文都解釋不清

    天天談涅槃談大乘

    無慚無愧

    南傳您認識幾人

    南傳是一個人嗎

    心中的妄想名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

    Sam也是您支持出來的

    您以為我看您們鬧

    我是看熱鬧嗎

    雙方的立足點都是自私

    還談甚麼慈悲

    笑死人

    慈悲懂得進退

    心如猿

    那能永遠相好

    真情流露才能長久

    人情都度不過

    還談涅槃

    超十法界

    理想與現實無差

    就是慈悲的開始

    ====

    【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

     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周老師以前沒說過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的話語嗎

    如果沒有我在此跟您道歉

    也慶幸您沒有如此誤解經文

    ===

    一千六百年前,大乘《佛藏經》早將《南傳禪觀》打成外道邪見。何以故?

    奉勸修習《南傳禪觀》者,趕緊回頭!

    南傳修的是內觀

    一樣是佛陀教導的

    至於佛藏經不是用來打擊南傳禪觀的

    如果讓別人知道

    您將捨離彼一切

    讀成如來清淨禪都要捨離

    誰會相信您的讀經能力

    這次的爭論一樣是讀經能力的糾葛

    還是我在重新開題

    讓您們兩位再為捨離彼一切

    好好發揮一番

    如果觀念都沒改

    枉費日子一天天過

    如果抱著論過就算了

    得過且過

    那也是個人自由的選擇

    當然放任自由

    但是這種心態如何去說南傳如何

    說印順如何

    豈非律己以寬

    律人以嚴乎

    ===

    周老師

    4 年前

    最佳解答

    《趙州從諗禪師》

    師將遊五臺,有大德作偈留曰:

    「無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雲中縱有金毛現,正眼觀時非吉祥。」

    師曰:「作麼生是正眼?」德無對。

    〈法眼代云:「請上座領某卑情。」同安顯代云:「是上座眼。」〉

    《天台山寒山子》

    因趙州遊天台,路次相逢。

    山見牛跡,問州曰:「上座還識牛麼?」

    州曰:「不識。」

    山指牛跡曰:「此是五百羅漢遊山。」

    州曰:「既是羅漢,為甚麼却作牛去?」

    山曰:「蒼天,蒼天!」州呵呵大笑。

    山曰:「作其麼?」

    州曰:「蒼天,蒼天!」

    山曰:「這廝兒宛有大人之作。」

    -----------------------------------------

    《雜阿含 474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念言,

    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又復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 

    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 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 

    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 

    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 

    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 

    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 

    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 

    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 

    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 

    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 

    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 

    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 

    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 

    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 

    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 

    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

    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 

    阿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

    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 

    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周老師這是您四年前貼的

    標點符號是您沒注意的嗎

    我只是關心您

    您也關心我的討論品質

    您進步了

    我在後頭追著

    哈哈哈哈

    ==

    《九峰道虔禪師》

    嘗為石霜侍者,洎霜歸寂,眾請首座繼住持。

    師白眾曰:「須明得先師意始可。」

    座曰:「先師有甚麼意?」

    師曰:「先師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

    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其餘則不問,如何是一條白練去?」

    座曰:「這箇祇是明一色邊事。」

    師曰:「元來未會先師意在。」

    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裝香來,香煙斷處,若去不得,即不會先師意。」

    遂焚香,香煙未斷,座已脫去。

    師拊座背曰:「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

    ----------------------------------------------------------------------

    《趙州從諗禪師》

    問:「三刀未落時如何?」

    師云:「森森地。」

    云:「落後如何?」

    師云:「逈逈地。」

    《百丈懷海禪師》

    上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

    這是周老師的釋文嗎

    如果是

    跟不樂解脫有何關係

    =====

    「如果讓別人知道,您將捨離彼一切,讀成如來清淨禪都要捨離,誰會相信您的讀經能力」,依次草兄的見解,要如何解釋《金剛經》文:「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

    諸法從本以來寂滅相

    佛陀為宣說第一義

    豈能不假方便

    世間出世間法是有為無為互相依存

    不離有為說無為

    認為法實有或認為法非實有

    都背離

    正觀世間集時不生世間無見

    正觀世間滅時不生世間有見

    討論有無問題時

    五蘊世間已上場自演

    禪師就是看著這上場演的戲

    作出評語

    離有無的體會

    與識眾生心的能力無二

    才說世間與涅槃無有少分別

    不識自心眾生

    枉受六祖教誨

    起心動念誰作主

    都是自心事

    沒經過一番用心努力

    找不到無諍之處

    各各自以為是

    一但離本心

    墜入文字網

    皆是自心求

    ===

    至於南傳40業處禪定法,我開題討論《雜阿含926經》時,次草兄不現身,此刻再說這些夾七夾八的,是甚麼意思?

    ===

    如果您的禪定功力勝過南傳學人

    自然會有人相隨

    不是嗎

    ===

    「不樂解脫,還是這麼解讀嗎」,本人沒說過,不要亂栽贓。

    ===

    學佛記性不好很流行

    今天說甚麼

    改天又忘了

    自由自在

    這就是學佛的好處

  • 9 月前

    《像法決疑經 卷一》

    像法中。

    諸惡比丘不解我意。

    執己所見宣說十二部經。

    【隨文取義作決定說】。

    當知此人三世諸佛怨。速滅我法。

    善男子。

    諸佛說法常依二諦。

    說世諦法時不違第一義諦。

    旨近以標遠。立像表玄。

    諸惡比丘於此義中不能解了。

    誹謗不信。【隨相取義歷劫受殃】。

    是諸比丘亦復自稱

    我是法師我是律師我是禪師。

    【此三種學人能滅我法。更非餘人】。

    ======

    坦白說,此經所指斥者,

    就是sam、kisc、無心是道汝等三位。

    譬如以上 sam所貼出者。何以故?

    佛教是心性之學,非世間名相記持之學。

    =======

    「周老師還是找不出答案

    那就繼續夢中涅槃論」

    佛也自承,說法如夢中作佛事。

    重點是說法人自己醒了沒。

    像次草兄這樣,扮演最高仲裁者,

    一口咬定,卻無證述,

    才是好夢正酣,而不自覺吧。

    ====

    「證述早在過去的點點滴滴說了」,這種話也好意思說出口?

    「不樂解脫,還是這麼解讀嗎」,本人沒說過,不要亂栽贓。

    還是南傳一個名相,南傳您認識幾人,南傳是一個人嗎」,本人評論的是南傳40業處禪定法,及此禪定法的教習雙方,非指某一特定學人,故不必舉其姓名,亦無關認識幾人。

    「心中的妄想名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應該說,本人破除南傳邪道法,是為了幫助誤入歧途的學人擺脫邪見,重返正法正道。

    「雙方的立足點都是自私,還談甚麼慈悲」,自私與慈悲,都是次草兄提起的,故也只能滿足次草兄自己。

    「真情流露才能長久,人情都度不過,還談涅槃」,這話倒沒錯,情執未除,六道不出,但說的是次草兄自己。

    「理想與現實無差,就是慈悲的開始」,世俗法也是這樣說的,請仔細抉擇。

    ======

    【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之經文,可以簡化成「不樂解脫」與人討論嗎?次草兄的論述品質毫無改進。

    ======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當時本人一併也有釋文,次草兄既有質疑,何不也一併貼出?

    「如果讓別人知道,您將捨離彼一切,讀成如來清淨禪都要捨離,誰會相信您的讀經能力」,依次草兄的見解,要如何解釋《金剛經》文:「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至於南傳40業處禪定法,我開題討論《雜阿含926經》時,次草兄不現身,此刻再說這些夾七夾八的,是甚麼意思?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