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 發問於 社會與文化語言 · 10 月前

作之師,「教然後知困」,是什麼意思?

更新:

就「教然後知困」字面上解

「從教導過程中,知道所教的學問中所具有的學習問題及困難所在”。 」~漂亮。

那麼,加上下文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作師以教人,「教然後知困」自強之外,有其他的詮釋嗎?

2020-7-15

更新 2:

舉孔子與學生實際發生的事件紀錄,詮釋學記這一段文字,呈現教學相長的情境。~啟發

2020-7-17

2 個解答

評分
  • 10 月前
    最愛解答

    這句話意思是“當別人的老師,從教導過程中,知道所教的學問中所具有的學習問題及困難所在”。

  • 9 月前

    《論語》

    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自以為是聖智。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冉雍對於孔子的評說不以為然,提出自己的見解,孔子從善。見論語.雍也,仲弓問子桑伯子。

    禮記‧學記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論語‧先進: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知學知困、問難質疑,教學相長。

    2020-7-17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