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請問要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否要經過一念不起跟一念不生,自2500年以來如果要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經過一念不起一念不生而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行者有誰。請諸為行者慈悲方便,告訴峟林,峟林銘感五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依經典法理來看是應無所住生菩薩道心,行菩薩道而無住生心於菩薩道。將一念不起一念不生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並論,一個是指念頭,一個是指菩提心。這理應是不同的法理,若從次第的不同來解似乎會有較佳的意會。
所以在日常生活(指行住坐臥)中一念不起,不生,其實是有念頭生起,指是太習以為常而未察覺,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日常生活(指行住坐臥)念頭的生起會影響證果,或影響禪定嗎?
=======================================================
那麼這樣的話日常生活中制心一處也沒有因為行住坐臥而影響證道證果。
Q1.到達滅盡定的阿羅漢再經典中還是過著行住坐臥的生活,並沒有不動???
Q2.日常生活中以"無"自然會進入禪定狀態.自然見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
請問這"無"跟"無所住"在法理上有那裡不一樣嗎???
17 個解答
- 5 年前最愛解答
靈雲志勤禪師,因見桃華悟道。有偈曰: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
《雜阿含經》第262闡陀經
時,闡陀語尊者阿難言:「一時,諸上座比丘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時,我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食已,還攝衣鉢,洗足已。
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見諸比丘,而請之言:
『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時,諸比丘為我說法言:
『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我爾時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
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然我不喜聞:
「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
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我爾時作是念:
『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時復作是念:
『尊者阿難今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
諸梵行者皆悉知識。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善哉!尊者阿難今當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善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於梵行人前,
無所覆藏,破虛偽刺。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
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闡陀作是念:「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踊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
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
所以者何?迦旃延!正觀集滅,則不落有無二邊。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
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
「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
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
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時,阿難語闡陀言:「汝今得大善利,於甚深佛法中,得聖慧眼。」
時,二正士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
靈雲志勤禪師,何以見桃花而悟道?
闡陀比丘,何以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得聖慧眼?
經文、偈語,都在這裡,諸位同修何不就此搞個真相大白?
他們甚至來不及靜坐入定,更別說一念不起。
一見桃花,一聞法音,便即明心見性。
他們正是於有念有見之下,澈見本心自性。這是怎麼回事呢?
禪宗西天二十二祖付法偈云: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
轉處在哪裡?一念不起,「應無所住」,只是暫歇攀緣妄念。
但得暫歇,返觀所念,則瞥然見性矣。
逐念攀緣著相成習,本心自性久被遮蔽。
唯須暫歇,無念無相的本心自性,始得跳脫出來,謂之「而生其心」。
百丈則謂之,「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故得以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得聖慧眼也。
遠塵離垢者,念頭仍在,念中也有物,只是心不隨他去。
=========================================
所謂二邊,或曰二元,相依對立者,或曰二法,相互為異者。
二邊含攝一切法,一切法依心而立。
故,一切法不一不同,心則不二不異。二邊相對不一,心則絕對不二。
世人逐識取相,妄執二邊為實。故只知二邊不一,不知二邊不二,而離於中道。
譬如自他二元,含攝一切眾生。
若隨識著相,便是執自他二元為實,執著一切眾生與我,不一不同。
卻不知,自他假立,一切眾生與我,乃是假相。
實則,本無自他,一切眾生與我,了不可得。
若執二法二元假相為實,即遭所取有無諸相遮蔽,遺失本心。
若不執二為實,相從何生?障從何來?
假相非實,不可取著,即離於有無二邊。
但不取相,了無可得,即安住法身實相,非另有實相可取。
一切眾生與我不二,一切法不二,即說於中道實相第一義。
那麼,該如何實踐,如何確知自己不取於相呢?
金剛經云:「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又云:「我相即是非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 ,則名諸佛。」
何謂耶?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是名相。
念念之中,不見一切名相,即不取於相,安住不二實相。
=============================
闡陀前往拘睒彌國瞿師羅園,就教於阿難。阿難云:「愚癡凡夫,所不能解,
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意指當時住於波羅[木*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的眾多上座比丘,猶不解斯義,
如同愚癡凡夫。
阿難又云:「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何謂耶?聽聞佛說:「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
涅槃寂滅」,便作想佛如是說的行者,正是執有。
執五蘊識見為常,卻又妄想涅槃寂滅境界,豈非仍是凡夫?
反之,聽聞佛如是說,便入禪定,不作一切諸行,捨離五蘊識見,一念不起,
以趣涅槃寂滅境界者,豈非執空?而仍在凡夫位上,分毫未動?
何以故?五蘊本就是依憑根塵、自他、有無等一切二元,才能運作。
既未離有無二邊,云何覷破五蘊假相?云何契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
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之諸佛境界?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者,
何謂耶?世間集,世人謂之有。世間滅,世人謂之無。
此有此無,相依對生,不出五蘊。以二邊非實故,五蘊亦非實。
若依「如來所說,如實正觀」,則世間之有無,只是名相,可用不可得。
五蘊猶如賽局,競賽中,有人我,有輸贏,有得失。但得失輸贏人我,不出賽局。
人我有無生滅等,一切二元,盡皆假立,故五蘊非常非實。
但五蘊乃是應緣之用,一切萬法,唯依五蘊而顯現,故五蘊亦非無常,亦非虛。
於是,如六祖云,明心見性者,謂得遊戲三昧,遇緣應物時,謂得自在神通也。
非實非虛,不落兩邊,即轉五蘊心意識為般若智,
轉阿賴耶為如來藏,轉世出世間十法界為佛一真法界矣。
「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者,何謂耶?
謂五蘊中所知所見,一切變異,只是名相變異,一切生滅,只是名相生滅。
此一切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的變異生滅,
總無非是般若智慧隨機遇緣權宜變通之功用。
「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者,何謂耶?
謂五蘊乃假藉根塵、自他等一切二元,而為法身自性本具之功用。
二元含攝一切法,故所見變異生滅的一切萬法名相,實為一法所變現。
此一法者,非本心自性而何?第一義中,心法元不二。
一切名相,皆是自性所生,故曰性相如如,故曰不由於他,而能自知。
一切名相,盡屬本心如來藏所涵蘊,則一切知見,豈非般若智慧本有之知見?
一切名相,又豈非本心自性之異名別名罷了?
因此,維摩詰經上,文殊師利云:「所可見者,不可更見。」
那麼,現前如何不如何,又有何差別呢?
如六祖所說:「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
如長沙和尚云:「盡十方世界是沙門眼,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
一法現前而不曰有甚麼,不曰生,只是從倉庫中取出罷了。
雖不現前而不曰無甚麼,不曰滅,因為仍在倉庫中。
生滅、有無,只是假名之說而無實,然其為本心自性異名之用,故亦非虛。
「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
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者,何謂耶?彼此、因緣二元,相對假立,離於二邊,
無彼無此,無因無緣,則一法不立,覓名相不可得。反之,有彼有此,
執取名相為實,即落在因緣生滅法中,輪迴生死。
不取名相,則明尚不立,無明從何起?無因無緣,輪迴即斷。
此即離於二邊,安住中道第一義。於是,「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更精確的說,闡陀經的敘述方式,實與一切禪門公案,如出一轍。
大佛頂首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此一句子,理事俱足。首先深明其理,而理體不可得。體雖不可得,
卻深明其理。即此了悟理體,不落有無、知不知兩邊。
其次及於事用,將此一句子,當作一切法,亦將一切法,作此一句子。
於是,一切時處,念念之中,法法不二。依理了事,藉事澈理,理事不二。
此非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所說的,「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麼?
此非禪門觀心或參究公案麼?不住者,不起情執,非一念不起而執空也。
天災來了,即應避難,肚子餓了,還得吃飯,焉能執空?
如何能不起情執呢?一切法,一切名相,皆是自性所生,皆是自己本有之物。
「不由於他,而能自知」,則念念不離自性矣。
如楞嚴經云:「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
如闡陀經中,求法說法的同一段文字,一再地出現。
如四念住(雜阿含537~545經),問法說法的同一段文字,也一再地出現。
這不就是教示吾人守住念頭,守住本心,不隨念中之物而去麼?
這不就是處處提示吾人,一切萬法,總是起自吾人本心自性麼?
一切名相,只是本心自性的異名。一切身是一身,一切受是一受,
一切心是一心,一切法是一法。云何有別?云何不等?
乃曰:「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
到了這裡,「三十年來尋劍客」,看盡「落葉又抽枝」之餘,
何以「一見桃華後」,便忽然直達法源底?也就不參自明了。
簡單一句話,不要被自己的五蘊知見給騙了。
- ?Lv 65 年前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是說 觀法無自性 心不住法
一念不起 跟一念不生
是修成石頭 的大邪見
● 六祖壇經
善知識!
於諸境上 心不染,曰 無念;
於自念上 常離諸境 不於境上生心。
若只 百物不思,念盡除卻,
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
學道者思之,
若不識法意 自錯猶可 更勸他人; 自迷不見 又謗佛經。
所以立 無念為宗。
● 六祖壇經
又有迷人 空心靜坐
百無所思 自稱為大;
此一輩人 不可與語 為邪見故。
- 5 年前
你知道自己一念不起一念不生、是什麼去知道的呢。「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對眾生來說即使無法達到一念不起、一念不生仍然可以於諸法無所住而生其心。例如你在想事情用到第六意識、不代表因此就對人事物起執著。理解了生滅法的聚散無常、面對他人的時候也就無所住沒什麼好執著。那你說無所住的時候能不能動念呢、正念而已。
因為一念不起一念不生是個「工具」不是終點。好比禪定是個工具而非終點是同樣道理。
聽好了。使用這些工具可以轉你無始劫以來的舊習、「習氣」。如同你累生累劫以來因貪瞋痴所薰習而來的習氣、透過這些唸佛、觀想、禪定、守五戒行十善的過程去「薰」你的阿賴耶識。同樣一念不起一念不生的修行方式、也是一種薰習的過程而非終點。
一念不起不生不是叫你什麼事都別想別做。那跟石頭有什麼兩樣。要是搞錯以為坐在那邊發呆什麼事都不想、那是無記。
如果你已經證阿羅漢自然不會有行住坐臥該有念還是無念的問題。既然有這個問題、何不試試於諸法不起顛倒妄想。還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動念是很自然的事、重點是動正念還是動妄念而已。
「滿天神佛妄念飛、何不放下。」
- 5 年前
<六祖壇經>-定慧品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無[所住]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有[所住]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譬如..我想要畫竹子.在運筆當下..
我"胸有成竹" 即是"有"[所住]. 我"胸無點墨" 即是"無"[所住].
《楞嚴經》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生因識有.心繫前念.識 "有"[相續法相] 即是 "有"[所住].
諸法因緣"生"."無生"法忍 無所住觀緣起性空.諸法從緣滅.
禪門公案..
馬祖患病,院主來問疾。馬祖云:「日面佛,月面佛。」
[日面佛] "一念不起.一念不生."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智] 如日『遍照』.真如本性「光明遍照.遍照一切.」
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月面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何其自性本無動搖!
[慧] 如月『寂照』.如如不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經云「...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智慧]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出世間上上智.觀一切法皆無有相.
Q..不經過一念不起一念不生而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行者有誰。
經過一念不起一念不生 而 見[月面佛] 的行者有馬祖道一禪師.
- 平凡Lv 75 年前
金剛經沒有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經過一念不起跟一念不生 只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住即是對六塵不染不著 念念明覺 並非不起念 若不起念那麼誰在日用中
- ?Lv 65 年前
千百年來.......誰達到了什麼?誰做到了什麼?與你何干!
只問你做了什麼?
這世間的是非善惡,也由你自己決定、選擇。
所以這法界的運行,不會因誰得到了什麼而偉大,不會因為誰失去了什麼而消失!
- ?Lv 65 年前
金剛經初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分而說之,以顯空有二邊不著之義。
後文云:「應生無所住心」則合而說之矣。
若將「無住」、「生心」打成二段,必導致執無住而隋空,或執生心而滯有
縱能二邊不著,合乎中道,而中邊之相,儼然存在,雖不著邊,但仍執中
故此明,生心之時即是無住之時,初非二事,乃至我法雙空,四句俱遣
為發離一切相之無上菩提心,初發心人豈能如此??
正因不能如此,故曰:「應」,謂「應」如是知,「應」如是修也
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明未達覺境的一個修練過程而已
要如何修?唯一離相而已,云何能離?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已
何謂 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便是將佛所說義趣,徹底領會
於修一切法、遇一切境,乃能用於歷事練心也,尤應於行住坐臥之時
勿令間斷,務將經義與此心融成一片,即此,便是薰習,便是觀照。
金剛經以世尊「行住坐臥」開經,不同於其它經典以放光而始,其義頗深。
而什麼是「一念不起,一念不生」?便要用到上述的修練法,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我們一開始「學開車」,便是所謂的起「觀照」,學習了解車子的操作、使用方式叫「文字般若」
進入了車內開始實際碰觸、操作而能達到順利駕駁的手感能力叫「觀照般若」
那麼,學會了,實際開車時便不用起念:「我要怎麼開車?要怎麼右轉?」,這便是一念不起
又如菩薩行無相布施,為什麼會沒有念?因為布施已經成為了一種「德行」了,不需經過思考了
所以,題主問道「 不經過一念不起一念不生而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行者有誰?」
是不會有這樣子的行者存在,每個行者都是經過不斷的「觀照」而能「止息」念頭
是在行住坐臥之中一點一滴的在修行,起念、觀照後才會有覺悟產生,產生之後才會無念
說把念滅了,是槁木死灰
- 殘天Lv 65 年前
請諸為行者慈悲方便,告訴峟林,峟林銘感五內。?
====
答曰 :
過去三人 .. 你 , 我 , 他。
未來三人 .. 你 , 我 , 他。
當下三人 .. 你 , 我 , 他。
請問這"無"跟"無所住"在法理上有那裡不一樣嗎???
答曰 : 非一樣亦非不一樣。
一者 : 幻本無生
一者 : 無所有集 。
此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