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請問諸位大德,念佛的功用?
請問,念佛的功用?
1.念佛能清淨身語意行?持戒圓滿?
2.念佛能心一境性?禪定圓滿?
3.念佛能善觀緣起生滅、世事無常?觀慧圓滿?
4.念佛能戒、定、慧圓滿,導向解脫?
5.如果4可成,原因為何?如果不可成,原因又為何?
請依問題逐一略答或詳解,感謝諸大德~
意見區的朋友、大德請依題發表看法,與題無涉者恕不回覆,發表無關又屢勸不聽者,只有檢舉~
在此請大德們不須贈點,因為不一定會保留此題(無相應的解答則刪),以免浪費~
10 個解答
- 7 年前最愛解答
我是凡夫!
1.念佛能清淨身語意行?持戒圓滿?
唸佛和持戒是兩件事,當然念佛有增長持戒的力量,問題是在你念真的還是念假的.
2.念佛能心一境性?禪定圓滿?
應該說有可能,這得看行者下了多少功夫.
3.念佛能善觀緣起生滅、世事無常?觀慧圓滿?
念佛有助於觀緣起生滅、世事無常,但需介由文字般若的理論,才有辦法逐一從世相上去應證,
4.念佛能戒、定、慧圓滿,導向解脫?
真念佛需要戒行,戒行嚴謹定功自然加深,慧由這當中自顯,想解脫必須作足工夫,它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很不容易,原因很簡單,你看台灣會唸佛的有多少人,解脫的有幾個,原因何在?
如果您想知道更清楚,建議您去請一本 阿王諾布帕姆所著之 "入門法論".(網路上搜尋一下)
- 7 年前
南無阿彌陀佛_/|\_
這是要看個人根性,看你持甚麼[見],所以念佛法門,因[見]不同而有不同行持。
以大乘見地來說,有唯識見、中觀見、大圓滿見等等。
不同的見地,就有不同的行持理論與方式。
所問前四,皆可圓滿。
舉個例來說,眾生心水是煩惱冰,如何融冰還水。
大乘不用在冰相上一塊一塊的去做工夫,我只要守住一個熱源,把注意力放在熱源,就可以解決所有煩惱冰的問題。
它,只是一個法門,卻可以融化無量煩惱冰,一法即是無量法。
佛號,就是熱源,信不信由你。
信不信者,只要稱念,以佛號自性之用,如火之自性熱用,就可以融化煩惱冰,還水本來樣子。
- ?Lv 77 年前
1.念佛能清淨身語意行?持戒圓滿?=============================凡夫 念佛一到七日 知自性起念二乘 念佛趣向涅盤 知自性起念大乘 念佛知法身故 知自性起念 知自性起 不再造作業因 即是戒行圓滿 2.念佛能心一境性?禪定圓滿?=============================念佛知自性起念 就是心一境性 即是禪定圓滿 3.念佛能善觀緣起生滅、世事無常?觀慧圓滿?=============================念佛知自性起念 仍要學法 覺法空無自性 才能稱觀慧圓滿 4.念佛能戒、定、慧圓滿,導向解脫?=============================念佛知戒定慧自性起 即是導向解脫 5.如果4可成,原因為何? 如果不可成,原因又為何?=============================上述已說明 念佛知自性起念可成 不可成原因 念到找佛找菩薩成妄念就不可成
- ?Lv 77 年前
請問,念佛的功用?
1.念佛能清淨身語意行?持戒圓滿?
2.念佛能心一境性?禪定圓滿?
3.念佛能善觀緣起生滅、世事無常?觀慧圓滿?
4.念佛能戒、定、慧圓滿,導向解脫?
==>上述1.2.3.4.答案:不能
原因:自我幻想、自慰、付予
修行沒那麼簡單,修行非文學創作,修行非心裡想像,修行非人生領悟,修行非體悟人生..........
- 7 年前
1.念佛能清淨身語意行?持戒圓滿?
2.念佛能心一境性?禪定圓滿?
3.念佛能善觀緣起生滅、世事無常?觀慧圓滿?
4.念佛能戒、定、慧圓滿,導向解脫?
觀十二因緣的集法與滅法,是名『真念佛』。
於四念處觀十二因緣法的集與滅,是名『真念佛』。
搞對了『念佛』之意,原來是觀十二因緣的集與滅。
那麼以上四點即可成
若不是觀十二因緣,那麼以上四點不可成。
>>>>> 若人見十二因緣 是為見法亦得見我 <<<<<
- charlieLv 77 年前
《大般若經》的佛隨念
蔡耀明教授/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論文大綱
***此篇論文可以解答您的疑問...
最簡潔的說...想要成佛....菩薩還是不能離開從[五蘊非我,不實,無常]去體證的入門..
否則[佛隨念]都只是世間善法之一而已!
經文....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修學佛隨念。若如是修學佛隨念,是為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謂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時,不應以色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受、想、行、識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色乃至識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不可念、不可思惟。......
- 雄Lv 77 年前
念佛可以達到你說的程度, 只要你一本佛經不停的念, 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你多念幾本, 那很難.
你說的許多是減輕修行過程中的痛苦, 只是讓你比較容易過關, 這是所謂的基礎訓練. 但是能不能悟出解脫之道還是得靠自己.
戒有一定的作用, 但永遠不會圓滿, 這句話你要謹記在心. 因為所謂圓滿包含所有現象, 戒僅取戒相. 那不戒之相無法包含. 道理即無法通達.
資料來源: 修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