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試論十二因緣支裡的”行”與五蘊的”行”之異同
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行緣識....
五蘊:
色受想"行"識
詳細研讀各位的回答及意見
嘗試整理如下:
十二因緣的無明緣行,...."行"重點在"身口意的造作"(過去式成份,...第一輪的惑業苦...)
十二因觸之後的愛取有,也是行,也是身口意的造作(現在式成份...第二輪的惑業苦)
至於五蘊,一色法,四心法...合起來是身口意的造作(不論過去式,現在式)
只是五蘊的"行"偏重在心的造作(一切唯心造...<地藏經>)
當然行也有善行,美心道心果心(謝謝釋大懺提醒)
總之,還是有分別
只是不應機械式的畫分(清淨的梵行^_^),也許巴利文的"行"就是起心動念的那種味道
或<起身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行
不知還有要補充的?
10 個解答
- ?Lv 71 十年前最愛解答
版大:段王爺您好!
您這嚴問題愚餘老人提點資料給您參考
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行緣識....
答:十二因緣者。謂吾佛如來,藉心意識的互展轉遷流,而說明「惑業苦」的輪轉三世因果。
然「行」即遷流進取之義。謂由於過去世無明(阿賴耶識)所薰染的愛煩惱之業力,於因緣際遇而進取可愛的境界,故名「行」。
五蘊:
色受想"行"識
答:五蘊者。謂吾佛如來,藉「色心」二法,說明身心「無常、苦、空、無我」等道理。
然「行」即遷流造作之意。謂心意識於諸塵境,互展轉遷流,然於「順逆二境,起現行薰種子,種子起現行」,因而造作種種諸善不善業,故名行。
因此,就以上二說:一是「惑業苦」的輪轉三世因果。一是「現行薰種子,種子起現行」而造作種種善不善業。此二名之為異。
但皆依無明(阿賴耶識)互展轉遷流,此行即名同。
2009-10-10 21:39:07 補充:
[0581a25]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
2009-10-10 23:01:39 補充:
009意見者:知識貧民您好!
您說:『無明(阿賴耶識)』出於何經?謝謝您的建議!
上面的文是引《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
就所舉《瑜伽師地論》謂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之文看。雜染即非淨的意思,又非淨即「無明」義,如明鏡染垢即不明了。因此阿賴耶識若無雜染,又另名為「自性清淨心」。但就雜染而言,故說無明(阿賴耶識)。
2009-10-10 23:12:37 補充:
又《楞伽經》佛告大慧云: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
言「非思量所知」者,意指「諸識」生住滅的流注生住滅,及相的生住滅,唯佛及住地菩薩能知,然非聲聞緣覺及諸外道等三昧力之所能及,故語「非思量所知」。
諸識者: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然真識即清淨識,現識即阿賴耶識,分別事識即末那識、意識共眼等五識。
2009-10-11 07:00:03 補充:
009意見者:知識貧民早!
您我乃至諸所有心想要學佛者,首先須知文字是指標,目的唯導「轉識成智」,以回歸本源。
然阿賴耶識!謂因「如來藏」一念無明,而「背覺合塵」名阿賴耶識。
又阿賴耶識遇緣起動,故有末那及眼等諸識,如海遇風而有諸浪。
故知「行」無體,依阿賴耶之轉,以阿賴耶識亦無實體;是依無始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為「因」。因無實體(性空),故能「轉識成智」。
欲知詳情,可參閱楞伽經,或瑜伽等諸唯識論。
資料來源: 個人淺識僅供參考, 純文字, 純文字, 純文字 - 1 十年前
請教 回答者: 愚餘老人 ( 專家 1 級 ):
你的回答:<因此,就以上二說:一是「惑業苦」的輪轉三世因果。一是「現行薰種子,種子起現行」而造作種種善不善業。此二名之為異。>
→沒有「現行薰種子,種子起現行」而造作種種善不善業,何有「惑業苦」的輪轉三世因果?此二我只見同,何異之有?
你的回答:<但皆依無明(阿賴耶識)互展轉遷流,此行即名同。>
→請教『無明(阿賴耶識)』出於何經?請舉經文證信佛弟子!
- charlieLv 71 十年前
[行]....佛法中的說明,應該是[身;口;意]的[造作]!!
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行緣識....
無明緣"行"------因為無明,而有[身口意的造作行業]!!
行緣識......因為[過去身口意的造作行業],而有[現世受胎的一念]!
五蘊:
色受想"行"識
[心性的作用]後,有了[意的造作]....而[對境起了別]!!
只是..五蘊比較偏重於[心理的造作]而已!!...
[蘊].....是有為法的[聚集].
**老實說....在下不認為在修持的認知上....有多少差異??
如果全部以-----[身口意的造作]來看.....應該也是適當的!!
對佛學初學者...更不易混淆而反而混亂,抓不到真實意義!!!
資料來源: 僅供參考 - 釋大懺Lv 71 十年前
試論十二因緣支裡的”行”與五蘊的”行”之異同
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
五蘊:色受想"行"識
問得好~
十二因緣支裡的行是造作義~從起心動念到身心起行的行為造作~
蘊是聚集義~五蘊的行蘊是造作行為的累積~也是生命存在的內容~
生命存在內容的軌跡即行蘊~
行造作~行蘊已造作的累積
2009-10-08 18:52:23 補充:
我覺得五蘊的行,是心所蘊,
心所=52心所=貪瞋癡慢疑...但也包含善心所與道
無明緣行應是造作而非業果~因無明因緣而造作業~造畢結業因~如遇無明緣又造作一個因
五蘊的行是否完全不能自主(已造作舊案),遇緣業果熟又加一行蘊業因..這樣循環
是一邊接受苦果(行蘊緣熟),一邊不斷造業(不甘受報又起無明)
無明滅行滅~無明滅無明行滅~不滅明行~此即行蘊的道心與果心
行是佛法中最難的一項~不是三言兩語可行容~但透過實驗實證方期得解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有因有緣事間集
有因有緣事間滅
善問善哉
2009-10-09 15:21:16 補充:
不論行造作也好~不論行蘊已造作的累積也好~若要見樹又見林又見葉等等~佛陀的意思是諸行無常~一切法生滅法~生滅滅已(無明滅則無明行滅)~寂滅現前~樂不樂那已經不是重點~你說是不?
- 段王爺Lv 71 十年前
憤世嫉俗小太妹 ( 初學者 2 級 ):
這問題,一直沒有見到全象的解答
首先...五蘊的行是屬於心法,十二因緣屬於緣起法...都不是名相
挑惕的說五蘊的行是屬於心法(名法),但不是相
至於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
好像見樹不見林
2009-10-08 10:52:35 補充:
我覺得五蘊的行,是心所蘊,
心所=52心所=貪瞋癡慢疑...
重點是...
無明緣行...這個行是否就是業果,就是"受"而沒有造作成份
五蘊的行是否完全是自主(習性造作),而沒有業果成份
解釋上兩者好像完全不同....事實是我們一邊接受苦果,一邊不斷造業
所以有人能釐清這關連嗎?
- ?Lv 41 十年前
- 曼舒Lv 61 十年前
十二因緣的行是指『《心行》造作之義』,義同於「業」。
十二緣起中第二「行」支即屬此類,指能招感現世果報之過去世三業(身業、口業、意業);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動,而《心行》分析如下五點:
(一)心內之作用、活動、狀態、變化。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指既無法用語言表達,亦不能以心思加以計度。有關心之活動,如自心之喜愛、喜好;大乘起信論說眾生之心行不等,專為喜好文簡義豐之文語者著起信論。
(二)心之對象。心作用所及之範圍。〔中論卷三觀法品〕
(三)心之志向、心願、性向、決心等。〔無量壽經卷上〕
(四)於心所起之分別意識、妄想、計較分別。〔景德傳燈錄卷十九、碧巖錄第四十六則〕
(五)心、行之合稱。淨土教中,安心與起行,稱為他力之心行;菩提心與眾多之善行(發心修行),稱為自力之心行。
五蘊中色受想"行"識的「行」是指:
遷流變化,即「有為,現行、行為」之義。蓋有為乃由因緣所造,故係指無常之一切法。諸行無常中之「行」即屬此類。五蘊中之「行蘊」亦即此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