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請問各位賢德們如何詮釋:「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呢?!
圖片參考:http://www.chuefeng.org.tw/upload/dvd5_300.jpg
《大方便佛報恩經》云:「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正法念處經》亦云:「尊敬重法,說於信法,說受持法,說修行人不離說法,諸佛如來以法為師,何況聲聞緣覺,說法有十功德,多所利益。」
換言之,吾輩學佛修道人要如何做到『四依止』即《大寶積經》:「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呢?!
請各位前賢大德們法佈施分享法喜,感恩!
《jimmy》大德您好:
法無定法,說即無說,空有不二,不落兩邊,即為『真實義』!
《ㄚ照》大德您好:
萬法唯心,心外無法,若能起般若觀照洞察己心五蘊,去除妄想執著,此法即為證得無餘涅盤之『正法』,當然毋庸去證明誰才是『正統』之『正法』;因為法平等自無有高下,諸法空有不二,不執某一法才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惠樺》前賢法安:
學佛修道人當從信入佛法『文字般若』開始,一步步地信、解、行、證次第修行,由『文字般若』入『觀照般若』修煉自心去除妄念,最後找到自己的一如本性之後,就達到離相離念、一心不亂地『實相般若』之境界。所以經書只是喚醒吾輩自悟的法門,並不是唯一的方法,完全依賴經書而不去行、證,導致文字障,或是完全捨棄經書不信經文佛義,兩者都不是學佛修道正確的做法!
後學十二萬分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大師、賢德好友們大駕光臨!蓬畢生輝!感謝每位賢德先進前輩好友們「法佈施」功德無量!詳細贊助名單請參考下列網址:
★★★★★~後學預先通告結案時間~★★★★★
本題已接近尾聲,後學將於農曆十二月初十日未時三刻進行結案,如有「回答採用率」問題的回答者,可於時限前自行決定去留,謝謝各位精湛的回答與意見,感恩!再感恩!
9 個解答
- ?Lv 78 年前最愛解答
依法不依人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他說佛祖說依法不依人
依這個法
我們有辦法入道
我們人只有關係到//你有沒有去實行
你這個道有沒有去實行//不是用嘴巴說的
假使這個人
他做人雖然是一位凡夫
怎樣叫做凡夫
凡夫就是不信佛教的人
他說叫做凡夫 或是外道
什麼叫做外道
好比說他這個人
是道教的人 基督教的人
天主教的人 一貫道的人
這都不是佛教的人//這個叫做外道
和他不同派門嘛
他說這個人//不管是凡夫或是外道
不過他所說的道理//有契合佛祖說的話
若這樣呢//你可以相信他的話
可以接受著他的話
他的話//你可以去奉行去實行
假使這個人
他現出佛身之相好
袈裟穿得最好//金交椅拿來坐
頭髮理得亮晶晶
我是一位高僧//我是一位大法師
不過他所說的話//不契合佛祖說的話
他所說的話//就不符合佛祖說的話
若這樣呢//他說的話你要丟掉
你不可以依靠
依智不依識 佛學大辭典
依智不依識。識為妄想之心,對六塵而起,耽迷而不覺,
恣識則增長妄惑而已。智乃本心照明之德,可以法性契合,
學人宜定止妄識,策發真智。
三藏法數
依智不依識。依智者,照了之心,名之為智。若依正觀之智,
於諸波羅蜜觀察而修,則能破生死之煩惱之業,必證大乘涅槃之果也。
不依識者,妄想之心,名之為識。若依妄識而修,則構集生死煩惱之業,
流轉無窮,眾苦不息也。
依義不依字
三藏法數說 依義不依字
依義是什麼
義就是我們中道的真理
假使你若依靠//這個真理來修行
你就會成就所有的成果
好比說你若照著//這個理來修你才會成功
才有辦法來破除顛倒是非
才顯出我們真理出來
不依字
字就是世間說的話 文字
不是我們了脫生死的道理
假使你若依靠這個字來修
若這樣//一切的修行不會成功
顛倒也不會破除掉
真理也顯不出來
所以很多人這個道理
都照字會誤人
像阿彌陀經說//一心唸佛皈往西方
大家說你若有心唸佛//就會到西方
這樣就不對了
什麼叫做一心
你去查佛學辭典//佛光大辭典就知道
一心 就是一點雜念都沒有
話若說起來//就是你要有辦法
看出你的本性來唸佛
你才有辦法去西方
所以真正說學道啊
對於真理//有的都不太喜歡研究
都照文字來讀這樣 佛學大辭典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藏中有了義經,有不了義經。
明示中道實相為了義經,非然者為了不了義經。入道之人,
當先使曉之,則壅無不通,有疑者決矣。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佛學大辭典這一段文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三藏中有了義經
有不了義經
明示中道實相為了義經
非然者為了不了義經
入道之人
當先使曉之
則壅無不通
有疑者決矣
這裡面這個實相//我們首先做個說明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實相
實者非虛妄之義
相者無相也
是指萬有本體之語
曰法性
曰真如
日實相
其體同一也
涅槃經四十曰
無相之相名為實相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
法性空者
即一切處無心是
若得一切處無心時
即無一相可得
何以故
為自性空故
無一相可得
無一相可得者
即是無相
頓悟入道要門論才說啊
法性空者
我們人的佛性若空寂
一切處都無心
無心就是無住心
假使你若得到//無住心的時候
就無一相可得
一個人既無住心來說
你誇讚我//我的心也空空啊
你嫌棄我//我的心也空空啊
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就是無一相可得
是什麼原因
因為我們自己的佛性//已經空寂的關係
才無一相可得
後學十二萬分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大師、賢德好友們大駕光臨!蒞臨指導!蓬畢生輝!
提供精湛無比的高見恩賜法語和分享無上法喜!!!
2014-07-12 23:33:38 補充:
感謝《羅時強》大德 ~
感謝《東降》大師好友大德 ~
感謝《山城老怪》、《羅時強》兩位大德前輩的妙語法施,後學承蒙兩位大德前輩的指導,獲益良多,感恩!再感恩!
- ?Lv 78 年前
老怪來說故事囉~
一個國王,一天吃飽撐著,牽了一頭大象來到廣場,然後叫了幾個天生的盲者來摸象,然後詮釋大象長得像什麼。
盲人甲說:大象長得像個扇子(他摸到象耳)。
盲人乙說:大象長得像根柱子(他摸到象腿)。
盲人丙說:大象長得像根管子(他摸到象鼻)。
盲人丁說:大象長得像根繩子(他摸到象尾)。
這就是【依法不依人】的故事。
2013-01-18 00:44:11 補充:
接下來再說一個故事~
老王有一天晚上睡不著,所以跑到涼亭去賞月;那天剛好是滿月,天上晴空萬里,月亮高掛天空,有說不出的美麗。
第二天,老王玉到天生眼盲的小明(不是被車撞那個喔),就跟小明說:我昨天晚上睡不著,跑出去看月亮,真是好漂亮喔~就像是天上高高掛著一個渾圓的玉盤一樣。
於是小明心想:喔~原來月亮長得跟玉做的盤子一樣。
這就是【依義不依語】的故事。
各位網友,你們懂了嗎?
2013-01-18 23:35:44 補充:
善哉~善哉~孺子可教也!!
釋尊說法,無上下品之分,奈何人卻有聰穎愚鈍之別,故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方能免遭歧義荼毒之境。
但是老怪不解的是~
既知老怪之譬喻,卻又為何不知【佛母】之涵義?
既知【生出諸佛的是「圓滿的智慧」】,卻怎又不知【佛母】一辭,僅為譬喻?
相信羅居士是有慧根的人,只是沒有悟通那一點罷了~加油~繼續努力!
- 羅時強Lv 58 年前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佛在世依佛,佛不在世依法。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指的是三世諸佛依圓滿的智慧通達彼岸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我也不懂強調佛母的用意為何? 明明生出諸佛的是「圓滿的智慧」。
至於佛母,根本就是..........人說的,用來導入男女雙修之法的前奏。
2013-01-18 12:41:52 補充:
我懂了@@
依法不依人,如果變成個人見解就如同瞎子摸象,個人說個人的。
依義不依語,如果變成執文字相就如同玉即月般,顛倒不可理喻。
2013-01-19 03:25:37 補充:
無奈還有佛父,難道也是比喻嗎?
再接下來就是觀想,之後就是來真的,若成邪定就來不及了。
比喻跟別有用心看似模凌兩可,再深入就不是如此,
般若是諸佛之母,而『佛母』一詞卻是相應於佛父,
是把佛法容入其它外道裏頭所產生的附佛外道。
外道把般舟三昧比喻為佛父?
接下來就進入淫淫相傳的...................
「別有用心」一定可以合理的轉化其重點名詞術語,分開來看沒有問題,
整個連起來看,魔鬼就藏在細節中。
- ㄚ照Lv 68 年前
佛陀說法49年 這期間經阿難集結ㄉ 法實在太多太多 末法ㄉ現在根器實在退步太多ㄌ我们 沒有辦法去消化那麼多ㄉ道理 因為沒有得道ㄉ善知識可以正確教導我们 每個人都懂一點且都說他ㄉ對 但重點是他不認同你說ㄉ道理 難怪釋尊說末法邪說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