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道教的教義有哪些?
道教是起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老實說
我覺得道教之所興起好像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的關係
道教剛好比佛教傳入的時間晚一點出現
佛教比較貼近一般百姓
而道教則影響中國士大夫比較深
道教的教義有哪些?
4 個解答
- 匿名2 十年前
影響士大夫比較深刻者應該是儒家與道家,應該非是道教才是,儒家思想才是中國政治核心思想。
道家與道教並不相同,道家是無神論的,一般當儒家勢危,朝綱腐敗,道家思考便會開始盛行,歷史上宋朝清談政治,就是因為士大夫無心朝政,儒學危傾當時人人求自保、求無為避世,因此佛家老裝思想盛行。
一班人會把道家與道教混淆,其實大不同,道教是有民間神秘學色彩的宗教,他參雜吸收許多與佛教的思想,配合民間的祭祀科儀活動、多神信仰、符錄結合,甚至吸收佛教輪迴地獄觀,因此幾乎完全的與起源的道家完全不同,雖然道教尊老子為教主,把所有道家的修行者當作祖師,但是卻幾乎沒有人按照傳統道家方式修行,反而修行方式是比較偏重於佛家與神祇的崇拜、祖先的祭祀等,老子《道德經》反而變的跟佛經一般。
而傳統道家就保留了比較完整的老莊思維,嚴守「無為而至、清淨無為」許多人會認為道家是一種「避世消極」的思維,其實是道家哲學思維過於艱深,一般民間很難接受理解,因此「正統」思維無法普及,反而道教的思維較為大眾化,拿香拜拜、燒紙錢、多神信仰,配合地獄觀、行善積德,只要有鬼神、討論生死,就很容易普及受到歡迎。
反之道家的思維就相較冷癖,甚至讓一般人無法接受排斥為邪說,比方說道家無為思想而有「莊子妻亡,鼓盆而歌」「大道無情」等等這些與佛家的「慈悲」有這很大出入,甚至乍聽有些冷血,因此不受民間歡迎,但是其中的智慧是很直得玩味的。
另外道家有另一個面象,就是由哲學衍生的養生觀-------「丹術」,藉由意識的轉變與修煉,以致發展出中國華夏的醫學前身,無論是經洛學、藥石學說皆可說是由道家養生觀的產物,《黃帝內經》中理論,更是古代「丹家」結合陰陽家、儒家《周易》而孕育而生的精隨。
資料來源: 淺見 - AresLv 52 十年前
道教創立的時間並非晚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喔!
史學、考據學、宗教學、考古學以及民俗等方面,一般而言,
1.道教創立於東漢末年張陵創立五斗米教。
2.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之始,但並未影響中國,僅於白馬寺。
3.佛教正式傳入中國且影響中國人信仰,始於隋、初唐之際。
4.道教,不外乎敬天法祖。敬天法祖習俗,商代盛行,直延續至今。
5.唐朝時,雖然佛教大舉影響中國人信仰,但仍為撼動李氏王朝以道(家/教)為尊的正統地位,更有抑佛之舉。
6.唐後,歷代各朝至元末,動盪不安,兵戎相見,兵困馬乏,民不聊生,因此,佛教的觀世音與釋迦佛祖的慈悲心與救世心深深地植入這些孤苦無依、戰火下的民心,佛教在此時則蓬勃發展。但道教亦在此時更為整合、精進。
7.明代建立以後,道家思想興起,道教亦隨之而復甦。
8.清代入關以來,為掌握漢人民心,屢對漢人的功國英雄之靈封以神格,每每更為崇高,因此,民間之民俗信仰也應之而起,加上滿清皇室向與密宗關係良好,亦多有學佛之心,並承接宋、元、明歷代以來的宗教精華,至此,佛道融合之新宗教(民俗宗教)也開始萌芽發展。
9.是「道家」影響中國士大夫深遠,而非「道教」。
資料來源: 自己 - 2 十年前
中國創立的道教是最重視現實生命的宗教,它以學道、合道、成道為旨歸。
道門期望的人生,是道德充實的,道教相信有因果報應的循環,
只要今世多行善積德,認真修煉,來世便可以多享壽誕。
因此,明其道,立其德,便是人生的基本定向。
學習忘掉世間善惡,明白有無相生的事理,從日常生活小處下手,
運用赤子之心,守方寸之地,盡人合天,不可分長短高下,
以達大化的道行,大道大體混合,默默之中,口中無言,心中無事,
修得一分,放下一分,修得十分,就放下十分,大功告成,忘功忘名,
不可自驕,才能保存真我。不執著於有或無,達到玄之又玄的境界:
道是虛無,為道日損,心中應當虛靜明淨。然而說虛說靜,
決不是拘泥執著於沒有生機的空無之境。
道教的創立......
主要是想令人知道生活不應該執著於名利,
應該享受分享,不應私有,與人分享,自己亦都會感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