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 發問於 健康其他:保健 · 7 年前

舊作省思〈三〉

疏五過論

內經‧疏五過論

「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醫工診之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其名。身體日減,氣虚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篇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動盪,有從諸侯貴族降為平民,也有平民上升為貴族,不管是上升或是下降,時有如人將捕的驚恐,縱然不為外邪所中,精神內耗,食而無味,日漸赢弱,地位下降的人,更容易在情緒低落或惶恐時腹內糾結,好像見不到光明而頭皮發麻,雙眼無神而披頭散髮(當然也會有頭髮減少的情形)。

這種症候的脫營失精患者,應該歸類於精神官能症候;或躁、或鬱,情志所生病。

至於,因久病而胃弱食少血脈不充,血痹虛勞篇以黃耆桂枝五物湯、桂枝龍骨牡蠣湯、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八味腎氣丸------隨證施方,要在行津液養五臟氣以復形神。

精氣耗、組織失養,無不形枯恍惚,是血痹虛勞篇要義。

曾發表在奇摩部落格

補充:

「夫醫有道焉,有術焉;道以軒岐為本,術以仲景為宗。如此,則不為多歧所惑,不為曲說所囿。」

內經、中醫基礎醫學,傷寒論、臨床實證醫學。皆中醫診斷治療本源。

2 個解答

評分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