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吳三桂起兵造反是否為康熙所逼? 康熙是否曾後悔撤藩呢?

吳三桂起兵造反是否為康熙所逼?

康熙事後是否曾後悔撤藩呢?

更新:

因為文章有幾處的內容似乎於史實不太符合:

1."可是朱由榔卻“不識好人心”而故弄玄虛大罵了吳三桂一頓"

不過據史料記載似乎不是這樣喔

朱由榔應該是寫了一封"永曆帝致吳三桂書"

哀求吳三桂放他一馬

更新 2:

2.清廷逼吳三桂把明朝最後的皇帝朱由榔引渡回昆明。

朱由榔到昆明後﹐吳三桂身著明朝官服參拜朱由榔﹐

可見吳三桂根本沒有把清王朝放在眼中﹐

公然藐視清廷﹐意在輔助朱由榔恢復明朝。

當時清廷在永曆帝逃入緬甸後

認為他已經無妨大局

可以任其自生自滅。

特別是連年用兵,財政困難

要想出動大批軍隊征討邊遠地區

兵員、糧餉都難以為繼,因此並不熱心

更新 3:

應該是吳三桂出於自身利益考慮

就極力主張用兵掃滅逃入緬甸的永曆帝

和南明在雲南一帶的殘餘勢力

清中央政府的回答是如果不是很有利,不必勉強

(參見劉健《庭聞錄.卷三》)

最後吳三桂以大軍壓境

逼迫緬甸交出永歷帝,而且還處死永歷帝

這應該是他決心將自己和滿清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喔

而非文章內所說是清廷在考驗他喔

9 個解答

評分
  • 7 年前
    最愛解答

    我相信吳三桂是有反心的,不然為何會在起兵之後,自行登基?而非勤王?很多人說康熙太躁進,不給轉圜餘地,應該假意予以慰留,見機分化等,這些都是事後諸葛,昨天看了原藤飛的南京大屠殺的講課,讓我有個想法,中原大戰後,蔣中正並沒有真正統一中國,東北軍閥張學良依舊是實力派,終於在西安事變後,某種程度改變了歷史的發展,因此就算吳三桂表面上並無反意,康熙也必找機會將之翦除,便如同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中正軟禁一般,再舉一例,曹操飭赤壁戰敗後,一時半刻也無力再南下,便想要鞏固北方,韜光養晦,他首先下手的對象不是別人,就是馬騰,韓遂,他們倆毫無叛跡,而曹操卻想盡辦法逼反他們,原因為何?

    至於康熙是否後悔撤藩?''京城里有楊起隆舉事,察哈爾有阿爾尼叛亂。而且,先後發生京師大地震、太和殿火災,康熙帝皇后赫舍里氏也崩逝'',這個時候,他必然是後悔的,否則也不會退到盛京老家,但最後其堅定的意志,終於磨垮了三藩

  • ?
    Lv 7
    7 年前

    外藩不一定和朝廷 對立,在於互相信任的程度。

    從沐英到沐天波共十一代都沒被明朝廷懷疑過,

    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卻能容下沐英,說玄燁容不下吳三桂是有些主觀,即使到弘曆朝平定西北時亦給與少數民族相當程度的自治權力。

    吳三桂與滿州人是一種利益的結合,一開始就缺乏互信,

    由不信任而產生各種試探更加深了裂痕,發展到最後不得不然的衝突。

    這是有必然性的結果,沒有誰應該負最大責任的講法。

  • 阿里
    Lv 5
    7 年前

    其實吳三桂算是徹底的利己主義者,

    而且他非常的有才幹,

    如果他早個十幾年也許會有一番作為,

    可惜他生在那個年代天生就是康熙的踏腳石,

    細看吳三桂很多時候他是被逼出來的,

    降清一定是非真心他也沒真想當漢奸,

    可是如果要他拿命來換他卻又不像儒生般成仁取義,

    所以他又立刻向滿清投誠還親自追殺明朝小朝廷皇帝。

  • ?
    Lv 5
    7 年前

    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1678年)。明遼東人,祖籍高郵,字長白,錦州總兵吳襄子。以父蔭襲軍官。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史載吳三桂部「膽勇倍奮,士氣益鼓」,是明末最後一支有戰力的鐵騎部隊。

    [編輯]

    生平

    崇禎四年(1631)八月,皇太極發動「大淩河之役」,吳襄在赴援時逃亡,導致全軍覆滅,祖大壽降清,孫承宗罷去,吳襄下獄,乃擢吳三桂為總兵。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北京危急,崇禎任吳三桂為平西伯,飛檄三桂入衛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

    吳三桂奉旨入衛京師,十六日抵山海關,一路上「遷延不急行,簡閱步騎」,二十日抵達河北豐潤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已進入北京,崇禎自縊景山(煤山),三桂則引兵退保山海關。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吳三桂再三猶豫,李自成害怕清兵入關,決定「滅吳保關」,於是發兵二十餘萬,4月13日,由李自成親率大軍,奔赴山海關攻討吳三桂。22日,吳軍初敗,吳三桂求救於多爾袞,引清兵入關,在一片石戰役中聯合清軍擊潰李自成(傳說因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擄劫,吳梅村有詩證:「慟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他為清軍先驅,鎮壓陝、川等地農民軍。後會同多尼等進攻南明雲貴等地,並引兵入緬,迫緬王交出南明永曆帝,處死。被清朝封為平西王,管理雲南貴州地區,形成割據勢力。由於他作為漢人,一直與滿清勾結,故他的行為在中國歷史一直被視為「漢奸」的寫照。

    順治十七年,朝廷以賦稅不足,令吳三桂裁減兵員。吳三桂將綠營及投誠兵從六萬人減至二萬四千人,汰弱存強,留下的全是精銳之師。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議撤藩,於是吳三桂聯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廣西將軍孫延齡、陝西提督王輔臣等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自稱周王、天下招討大元帥,史稱三藩之亂。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湖南衡陽稱帝,國號為周,建元昭武。同年在長沙病逝。

    清朝張茂稷〈讀史偶感〉:「李陵心事久風塵,三十年來詎臥薪?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發人。永夜角聲應不寐,那堪思子又思親。」

    [編輯]

    吳三桂與「圓圓曲」

    吳三桂降清後,文人對之諷刺不絕,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吳梅村所寫的「圓圓曲」。

    由於世人將吳三桂變節歸咎於其愛妾陳圓圓被擄,令吳三桂為奪回陳氏而出賣國家,吳梅村以西施諷今,譜下七言長詩「圓圓曲」,指出陳圓圓無一絲損害國家之舉,責任應在吳三桂。

    雖然晚清名家王國維比較圓圓曲與唐化詩人白居易之長恨歌時認為前者不若白氏之平白,境界遜後者一籌。然無可否認,吳梅村能將西施與陳圓圓之際遇融合得絲絲入扣。但最令吳三桂介懷的卻是詩中中段幾句與西施無關,矛頭直指吳三桂的詩句:

    「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此段不但為陳圓圓開脫,更露骨地諷刺吳三桂賣國外另一令人不齒的原因:其家人均因其投清而被李自成所殺。吳三桂曾出重金希望吳梅村刪改上述幾句,然為吳梅村所拒絕。

  • SAGA
    Lv 5
    7 年前

    呵呵 班門弄斧 見笑了 閉門自省去 刪

  • 7 年前

    SAGA大po的那篇文章是滿有意思的

    但實在沒有史料可以佐證 幾乎都是該作者的臆測

    撤三籓乃清初大事 又可以牽扯漢滿問題

    如果吳三桂真是如文中所言是被滿清抹黑

    那些有滿漢之隔的儒者絕不會放過這作文章的機會

    而終清朝之世 也不見有人出來替吳三桂翻案 連稗官野史都一面倒說其為漢奸

    就可知吳三桂在民間的認知如何了

    2014-03-01 11:31:25 補充:

    而說到康熙的態度

    三籓的存在原本就與中國傳統的中央集權的專制帝制相牴觸

    既然康熙已經滅鰲拜 更突破本來清朝的議政制 成功走向帝王專制

    那下一步就該是中央集權 收回地方勢力

    不然的確無法抵禦北方與西方的國家威脅

    順治朝好像就開始收三籓的兵權了 當一步步越逼越緊時

    說是朝廷逼反也是可以的

    不過吳三桂也的確自請撤籓 光是這一個動作

    就可以斷定他是鼠首兩端的投機分子 如果真是光明磊落的與清決裂

    迷惑和安撫清廷的手段多的是 何必用帶有測試性質的自請撤籓??

    我如果是康熙 我不認為會對撤籓後悔

    2014-03-01 14:25:05 補充:

    不會啦 我覺得大陸這些翻案文章 多看也不錯

    有時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去思考 去審視其論點真實性

    反而對歷史的了解更進一步認識 ^^

  • 呵呵~知識長並不偉大

    大家都有自己的專長和興趣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Lv 7
    7 年前

    在偉大的知識長:

    神之左手 惡魔的右手 面前 回答問題有點不禮貌 我只能說我的感想

    歷史的必然 一直在重複

    換成是你 康熙要撤蕃

    對你而言是否會是個威脅?

    感覺上攤牌的時候到了

    總之 除掉吳三桂 康熙有驚無險的做了這件事情

    就算後悔也只能說驚嚇過後

    反正就是成功了

    或者說 就因為他年輕 很多事情先做再說

    或許年紀大些 反而考慮太多 就不會成功了

  • 匿名
    7 年前

    不論撤藩不撤藩吳三桂於大清是個大明降將,

    在雲南擁兵自重,對康熙始終是必腹之患,

    以撤藩為名正可試其心,

    若同意撤藩,可削落其實力,

    若反則正中下懷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