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4 個解答
- 人間行Lv 71 十年前最愛解答
太子悉達多在十六歲與同年齡的耶輸陀羅成婚。到二十九歲生下鑼睺鑼,也在生下王子當晚離開皇宮,過沙門的生活。
過沙門生活也意味是禁慾的生活,不始自佛教,而是當時的社會文化如此。
他本人出家有否傷害家人?
有。淨飯王傷心,耶輸陀羅傷心、耶輸陀羅的父親感憤怒,耶輸陀羅的弟弟,就是有名的提婆達多對佛陀也有敵意。
但最令淨飯王傷心痛絶的不是太子的出家,而是佛陀渡七歲的王子鑼睺鑼出家時,因這件事,佛教就生了一條例,凡要出家的人必須父母答允,若結了婚的須伴侶答允。
在早期的戒律,弟子都是阿羅漢,因此自然不會有色欲,但後來,有個比丘比老婆勸服回家,再次行淫,佛教才生了一條不淫戒。
佛教的戒律,無論在家出家都是自願守的,若認為個人不能守持,不出家也不作居士就是了,沒有禁慾這回事,因為不是什麼人去禁止作這事,而是一開始個人願意持守與否。
若想得更高的快樂就去守戒,守不著,出了家的還俗,成了居士的也大可不做。
- 1 十年前
感官的快樂是粗的快樂,禪修得到禪定則可體會精細的快樂。
體會過精細的快樂便自自然然降低對感官快樂的追求。
在家人祇需受持五戒,禁慾不是絕對需要。但對感官欲樂的貪著會影響禪修,故想在修行上達到一定程度的人,例如想證初禪,一般都在修行期間完全捨下感官欲樂。這時心較清淨,對修禪定較有利。
- 1 十年前
男女之慾古今中外都是人的痛苦所在!
釋尊年代, 在印度, 出家修行並不是很大的事情! 要討論是否傷害家人, 不能以現代人的思想去看! 也不能以儒家思想去看.
當然淨飯王希望釋尊繼續王位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