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筱靈 發問於 藝術與人文歷史 · 4 年前

晚清中國對外簽訂的「片面最惠國待遇」條款,如何影響此後中國的命運與發展?

2 個解答

評分
  • 4 年前

    不平等條約的分析

      中國在不得已之下被逼入劣勢,任由西方的商業與一併前來的文化侵蝕。

      (一)開通商口岸。最初是五口,廣州、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後來開放了80多處。口市都有喧鬧擁擠的碼頭區與貨線,其間到處都是替代機械的苦力;碼頭的活動全部由中國的買辦監督,買辦聽地位更高的外國大班(洋行經理)的吩咐辦事。每個口岸的中心都是在華人市區邊緣新興的洋人區,洋人已和中國人的市區之間都有河川、運河、小溪之類的水道隔離,外人居住的租界初是西方文化的旁支,因有僕役和小舖子生意人的需求,所以通商口岸迅速變成中西混合的都市,也是中國現代化的起點。

      (二)治外法權。即領事裁判權。指外交代表所享之種種特權。原中國之唐朝、西方之土耳其帝國即有之,意在尊重異國之習俗與法律。令華人痛恨處,在於其片面性,非互惠性,及外人擅自擴充應用。

      (三)協定關稅。此約定使中國不能對於偏低的關稅率調整,使中國無力保護本國企業。太平軍之亂使關稅由外人代辦,中國的總稅務司變成由西方熟諳外貿法規專才所據,但亦因此使中國的外貿成長,增加中國中央政府及沿海各省一筆重要的額外收入。

      (四)最惠國待遇、租借地等不平等條約。

      (五)不平等條約的充分運用及開發者為商人及傳教士,前者介入開礦、築路、船運、電訊、銀行、製造等業,使中國民族工業不得發展;後者伸入內地,波動中國社會倫理秩序,引起教案,復因列強以砲艦外交支持於後,造成中國對外力的排斥,抵拒妥協,痛恨合作。

    資料來源: 王綱領,〈第三章、鴉片戰爭〉,《中國近現代史》,(台北:華岡出版部,2007),頁17-18。
  • ?
    Lv 7
    4 年前

    http://www.chiculture.net/0118/html/d09/0118d09.ht...

    中英《虎門條約》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片面最惠國」待遇。「片面最惠國」待遇的意思是,如果將來中國和其他國家簽訂條約,給予他們某些利益,英國也可以同樣獲得這些利益;但是如果英國將來和其他國家簽訂條約,給予他們某些利益,中國卻不能獲得同樣的利益。這等於無形中給了英國人很多利益,中國完全沒有爭取權益的權利。後來,美國通過《望廈條約》,法國通過《黃埔條約》,也從中國獲得所謂「片面最惠國」待遇。1943年,中、英兩國政府談判,宣佈廢除所謂「片面最惠國」待遇,但這已經是「鴉片戰爭」後的一百零一年了。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