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請問,中醫如何處置(治)高血壓?
傅斯年先生在世時,一提起中醫就七竅生煙,------
柏楊挺身而出說,「中醫藥是中國優秀的活潑文化」------
中西醫治病之成效,互有短長,其實精密考察,中醫優點當占十之六七------然而現社會信西醫者實占十之六七------
梁啟超先生說,「中醫儘能愈病,總無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
是故
有請中醫藥博學之士解惑------
譚述渠(善治高血壓、心臟病鳴於世)南游星馬------
「鄭**女士49歲,初患高血壓,以醫治不當,尋且心跳頭昏,腰痠足軟,失眠胃呆面浮相繼而至。雖小兒喧擾,亦常受驚恐。脈來不協,兩尺微不應指,此心腎兩虧也。------血不足以養心,則心血虛,故有心跳驚恐之象。木以水涵,肝憑腎養,腎水不足以涵木而肝動,動則眩昏亦至------乃以真武湯加龍齒、天麻、杜仲、狗脊、陳皮、法夏、遠志、棗仁、砂仁等投之」
我對這則醫案有疑慮------
真武湯,扶陽行水,用治水飲氾濫。
此症,既是水不足,何以用之?更加以法夏、陳皮、砂仁這些燥濕的藥物?
譚氏南游醫案實錄
記載數例患者有高血壓170度、200度以上,用黃耆五物湯加味或補陽還五湯治療,
請問華生如何理解?
2015年9月28日星期一
在下築樓台,華生首拋磚;
盼咨爾多士,登台相綻放。
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
1 個解答
- 6 年前
互文見意,比類相形。
譚述渠另則醫案------
「黃**先生,51歲,曾患高血壓170餘度,血壓低降後,即覺心跳、胸翳、溺頻、腰楚。以真武湯加龍齒、杜仲、巴戟等投之------真武逐水扶陽,陽為火,心亦屬火,扶陽即所以壯心,而心跳自止。------」
真武湯,益心肺胃,健運生理運作。
兩案用真武湯,應該都是血壓低降後;
真武湯,扶陽行水,不是在降血壓,只是處置(治)服用降血壓藥物後,生理機能低落(陽衰)以至循環障礙(陰盛),此事常見。
至於
鄭**女士一案:木以水涵,肝憑腎養,腎水不足以涵木而肝動,動則眩昏亦至等等---
------論述迂曲------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篇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全篇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欬、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鄭**女士49歲,初患高血壓,以醫治不當:
初期血壓高,實不須服用降血壓藥,不當給而給是謂不當。
所以有後續
心跳頭昏,腰痠足軟,失眠胃呆面浮
如發汗後
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四肢沉重疼痛
------從原文,就生理論,簡明了當。------
陰陽者,藏氣之旺衰;寒熱虛實者,病機之表現。
太陽,言心肺之作用;飲食入胃,得其氣之昫,血之濡,以榮養百骸。
傷寒,論陰陽;陽者軀體有力,陰者軀體衰弱的意思。
三陰三陽,軀體致病後,因其抗力之盛衰,而現六經之證候。
章太炎先生「明」六經證候
少陰證者,心病也,心臟弱,故脈微細,血行懈,故不能排除客邪,而為厥冷,偶有熱證,亦所謂心虛者熱收於內也。
太陽病,則對少陰病而言,心臟不弱,血行有力,故能排除客邪,外扺孫絡肌膚,而為發熱。
陽明病者,胃腸病也,胃家實之文,仲景所明著,其極至於燥屎不下。
太陰病,則對陽明而言,以胃腸虛,故腹滿而吐,自利益甚。
少陽病者,三焦病也,津液搏於血而不能化,故口苦咽乾,其自太陽轉入者,則上中二焦皆腫硬,故乾嘔脅滿,津液與邪相結,邪熱被阻,不得外至孫絡,故往來寒熱。
厥陰病,則以進於少陽而言;消渴,甚於口苦咽乾也;吐蚘,甚於乾嘔也;熱厥相間,甚於往來寒熱也;或在上,則氣上撞心,心中熱痛,甚於脅滿也;或在下,則下利膿血,是為下焦腐化,甚於上中二焦腫鞕也。
傷寒六經,直論六種病型機勢進退;非指經脈循行徑路,也不取五行生剋說。
2015年9月26日星期六
------譚氏南游醫案實錄
記載數例患者有高血壓170度、200度以上,用黃耆五物湯加味或補陽還五湯治療,------
檢視原書,於
高血壓病(即風病)、高血壓與心臟病、高血壓與中風病等諸項目所記醫案------
記載有高血壓170度、200度以上的病患,在170度(血壓由200度以上服降血壓藥下降30、40、50度)後用黃耆五物湯加味或補陽還五湯治療,------不見170度以上用黃耆五物湯加味或補陽還五湯降血壓。
舉一隅以示其餘------
「陳**先生,69歲,體胖,患高血壓已五、六年。初起時170餘度,後常超出200度---服降血壓藥則降治170度,---久病未愈,人告服芹菜與綠豆水可降血壓。試服數日,低降20餘度,豈料未及一月,突然昏眩,至於不支,血壓高達200度外。從此眩昏不迭------先以補陽還五湯,後改黃耆五物湯加味------。」
此案,中風後處治,其餘數則醫案,亦不見有高血壓患者服用黃耆五物湯加味或補陽還五湯後,血壓由200度以上或170度,降至120至130、140度之記載。
此兩方與真武湯同,皆隨病勢之所處而用,泥滯於現代疾病名稱,容易誤人,習之者宜用心。
2015年10月1日星期四
日本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認為中藥有效,中醫無用,遂傾力於中藥的科學化。
黃耆之藥理作用
首先,於1930年,閔丙祺氏報告黃耆煎劑和乙醇抽取物經口投與家兔時有血糖低下作用。1934年寺田、山崎發表有血壓下降作用。1937年樸柱秉、伊博恩氏等發表黃耆製劑對動物呈現利尿作用,但是若常用則會使效果降低。又有岡安氏報告黃耆之保溫作用,------常用中藥之藥理(∥)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出版
新知識必然激發舊學,對於黃耆,我是做這樣的尋思------
醫林改錯
黃耆甘草湯:黃耆四兩,甘草八錢
治:老年人溺尿,玉莖痛如刀割,不論年月深久,立效。
書中,「辨小便頻數遺尿不禁」,此方重用黃耆,非火症,用於老人虛弱人。
本草經
黃耆,味甘微溫,補虛損五勞嬴瘦益氣,利營衛之氣。
黃耆入腹,擴張微血管通行營衛(溫分肉、實腠理),如冬日陽光照臨,身體暖活(日人所謂保溫作用)。
身體暖活,喚醒細胞組織運作,對於老人虛弱人的小便排泄自有助益。
至於,玉莖痛如刀割,也有可能尿道結石。
此等病患多服清熱利尿劑而致氣化不行,大抵面色蒼白,講話幾無尾聲。
多年前曾用此方(黃耆甘草湯)助人排出尿道結石,石出,解其刀割之痛。
然,從不敢(至今猶不敢)說此方能治「尿道結石」,深恐導人誤用。
黃耆五物湯加味或補陽還五湯
皆是「扶陽」,擴張微血管通行營衛喚醒細胞組織運作,日人寺田、山崎發表黃耆有血壓下降作用,亦擴張微血管增加血行流量與流速。
在血壓高達170度、200度以上,降壓作用緩不濟急,在150度以下,不必定然須要。
西藥降血壓藥犀利;然,人身一氣血,稟賦有厚薄,高血壓病非一味降血壓藥可羅致,中醫不須在此處與西藥較量。
「辨證論治」~
明證候機勢進退,方見中醫精微,由此處與西醫論,不在疾病名下辨。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