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
Lv 6
? 發問於 社會科學社會學 · 10 年前

究竟「三十而立」是否人的必須?

本人現年22歲,自出來工作後,發覺到自己總不可以再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亦希望自己總有一天可實現理想。所以想在踏入人生下一階段前可以找到自己位置,以免人到中年時青黃不接。

但是現只剩下八年光景,況且比大學生們之下更沒有優勢可言,如何在機會越來越少的社會上找到自己定位?其實我要求不是很高,不是要甚麼家財萬貫,只想生活一直安定,以免在年紀老邁時被人淘汰。

希望好像steventtw20,保羅巴伯,或是其他有識之士回答。另,嚴正聲明:不要求其在維基或在其他網站copy來蒙混過關。如有發現,定必檢舉!)

更新:

Yan ,你似乎完全誤解我意思。本問題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在機會越來越少的社會上找到自己定位],而不是討論中國文化。

2 個解答

評分
  • ?
    Lv 7
    10 年前

    只想生活一直安定??

    咁就要睇下你想過d乜嘢生活啦~~

    好似我咁,無論搵幾多錢,最多都你每日洗100,試過在閉關期間,成個月只洗500.......

  • ?
    Lv 7
    10 年前

    何晏論語集解說:「立,有所成也。」此句意謂年三十,則學有所成。承上句指「學」,應無疑義。值得推敲的是從十五志學,到三十方有所成,何需如此漫長的時日?十五年中他學些什麼?   引起疑問的原因是我們站在今天的立場看古代。生長在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由於人類知識不斷累積,人們學齡日益增長,在今天的人們花費十五年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在二千五百年以前的知識,也需要十五年才能有成嗎?   在兩種情形下,以上的疑慮是多餘的。一是如果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個問題自然不能成立,甚至十五年還嫌少,三十難言「立」,至死尚不足。另一是任何時代都有該時代的人在生活上必須學習的,只是時移代遷,我們對該時代已無法瞭解,甚至以古非今,以至有上文的錯覺。可是不論如何,這仍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古人有試為解說的,例如皇疏論語義疏上說:「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經之業,所以成立也。」乍看之下,皇疏所言,正合十五之數,可謂天衣無縫。但稍具常識的人即可看出,這完全以後世觀念解古人。一:五經原為六經,五經乃秦火後,樂經喪失後之名,如此則與「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之數不合。二:「詩、書、禮、樂、易、春秋」合為六經,恐怕是孔子晚年之事,孔子早年所學可能只有前四項。與「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之數,又不相合。三:儒家書以「經」為名,始於筍子勸學篇:「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孔子在世時並無「經」之名,何況早年?因此,皇疏之說殊不可信。至於五科之中,為什麼三十歲獨於禮有所成?這一點我們必須先瞭解禮的功能。禮字根據專家的看法,原只是指「祭祀的儀節」而言,後來慢慢的演變,才成為代表一般行為規範乃至經濟、社會、政治等制度的名稱。這個意義大抵成成熟於西周末年,而大大流行於春秋時代。但不管如何,後世所謂的「周禮」,已是指周人一般的行為規範,以及當時種種制度而言了。(以上見李日章著中國哲學現代觀)既然禮是行為規範的標準,「不知禮,無以立」,「不學禮,無以立」,這是必然的道理。而從「三十而立」的角度來看,禮具有當時種種制度這方面的功能,比單純的「立足」要更有意義。前面「十五志學」的部分裡,我們推論孔子之所以志學,是要解決人們的痛苦,解除人們的痛苦要取得實際的權力,要取得權力,務必從政,要從政務必有為政的能力,而能力之一的見識,即需從讀書中,去暸解人類歷代的制度,分析各代制度的利弊,更從而研究出一套適合當代人的制序準則,使人們有所依從。既然禮具有經濟、社會、政治等制度的功能,因此自然成為十五志學後所習對象的核心了。   不過,某些學者認為孔子的知禮和地理環境有關,因為在孔子以前,魯國便有靠相禮授徒為生的儒,孔子一生更是大部分時間從事這種職業。(見傅樂成著中國通史)而從孔子一生心路歷程而言,這種環境適足以促成其志。因此,立於禮,有其主觀的需求及客觀環境的影響。   最後附帶一筆的是禮樂在孔子心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因為就從政而言,它們在當時有同等的重要性。譬如:「禮樂不興,則刑罰不重;刑罰不重,則民無所措手足。」(子路)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何晏集解:「孔﹝安國﹞曰:道謂禮樂也。」 但就孔子一生心路歷程言,三十而立者恐為禮,樂則涉及心性,故曰:「立於禮,成於樂。」﹝秦伯﹞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