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三國演義討論
各位大大,我有幾個三國演義的問題想要請教各位:
1.在中期的一個重要大戰之中的赤壁之戰,曹操以八十幾萬大軍,敗於孫劉幾萬的聯軍,主因是敗在哪裡?
2.追述前提,當時要是劉備聽從諸葛亮與諸將之言,在曹操還沒拿下荊州之前,就已經從劉表手中拿下荊州,其後發展會是如何?
3.再追述之前,當曹操追擊劉備於常板時,劉備從常板向東直奔江夏投劉琦,而曹操直奔江陵,進而後來休養數日而攻打劉備,要是當時先攻打劉備於江夏再奪江陵,到時劉備一敗,便可牽制東吳,還會有赤壁之敗嗎?
4.到後期,孫劉為荊州還開打,而劉備想要復仇,要是當然劉備收兵而去打曹操,其後會如何?因當時劉備起兵將近七十萬,要是當時也跟諸葛亮為軍師出征東吳,東吳會敗嗎?
5.同上提,要是只派幾萬人馬載怕一員上將去打東吳,其餘兵力來打長安,那們劉備有機會可以拿下中原嗎?且說當時曹操以死,魏國是曹丕當政!
6.要是當時關羽沒被害死,一樣守住荊州,且也跟東吳很好,為何不與東吳共同攻打曹丕,而要反目只奪荊州呢?
7.當時局勢,一強兩弱,蜀國一敗,東吳必亡,這個道理東吳必定知道,為何周瑜死也要拿下荊州?要是當時與劉備說好,周瑜可率兵攻打預州、徐州,而劉備相助,豈不比拿下荊州更好?
各位大大,我想知道正史與演義之中的問題,並提出討論!
我個人對正史與演義都很瞭解,我想提出以上的問題,從正史與演義的角度去討論!
4 個解答
- 1 十年前最愛解答
1.在中期的一個重要大戰之中的赤壁之戰,曹操以八十幾萬大軍,敗於孫劉幾萬的聯軍,主因是敗在哪裡?
1.輕敵
2.急著結束戰爭 統一中國 3.打對自己不利的水戰
4.不該用連環計 5.缺乏專業的水師
6.地形失利 7.指揮失當
8.因連環計之故 無機動力可言 9.缺乏冷靜分析
10.急於速戰速決 11.軍中患有疫病
曹軍80萬其實是誇大之詞 另外史實也沒有斬蔡瑁 張允..
瑜請見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禦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原將軍勿慮。」
從周瑜傳中能看出 曹操從中原帶來的士兵有15萬左右
而且長途跋涉南下 已人疲馬乏
加上劉表降卒7.8萬 15+7=22萬左右
嚴格來說 在第一次曹吳交戰 曹操就被打敗了(原因是有疫病)
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另外在三國志"本文"中 唯一提到用火攻的 既不是周瑜 也不是諸葛亮 其實正是黃蓋 黃蓋提"操軍船艦首尾相接 可燒而走也"
2.追述前提,當時要是劉備聽從諸葛亮與諸將之言,在曹操還沒拿下荊州之前,就已經從劉表手中拿下荊州,其後發展會是如何?
其實劉備也不是傻瓜 不拿荊州也有一定的考量
正如上述光是當時荊州降兵就有7.8萬
劉備+劉琦兵馬加一加不過2萬
能不能攻下荊州是一大問題
就算僥倖攻下 能不能守住曹軍15萬的圍攻 又是另一個問題
3.再追述之前,當曹操追擊劉備於常板時,劉備從常板向東直奔江夏投劉琦,而曹操直奔江陵,進而後來休養數日而攻打劉備,要是當時先攻打劉備於江夏再奪江陵,到時劉備一敗,便可牽制東吳,還會有赤壁之敗嗎?
劉備在當陽時 就已經先被曹軍擊潰了 只是剛好遇上關羽人馬 +上劉琦的軍隊 魯肅過去打探情況 兩方同盟 接下來就是發生赤壁之戰了 不管有沒有劉備 應該都會有赤壁之戰 因為赤壁之戰主要是周瑜對上曹操
4.到後期,孫劉為荊州還開打,而劉備想要復仇,要是當然劉備收兵而去打曹操,其後會如何?因當時劉備起兵將近七十萬,要是當時也跟諸葛亮為軍師出征東吳,東吳會敗嗎?
七十萬的數字是小說誇大 實際上當時劉備全國兵力大約10萬餘
正常來說 出征不可能帶超過總兵力的一半(因為要留兵防守)
所以照推測 劉備當時的兵力應為4~5萬人
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硃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以金錦爵賞誘動諸夷,使將軍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別督,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
而孫權也派出五萬兵力 不多不少 恰恰與劉備相等(甚至更多)
劉備輸給東吳 其實也不奇怪 因為東吳有兵力上的優勢外
陸遜更是一流的傑出人才 劉備到底不是專業的軍事家
5.同上提,要是只派幾萬人馬載怕一員上將去打東吳,其餘兵力來打長安,那們劉備有機會可以拿下中原嗎?且說當時曹操以死,魏國是曹丕當政!
同上答劉備沒有這麼多兵力= =..
6.要是當時關羽沒被害死,一樣守住荊州,且也跟東吳很好,為何不與東吳共同攻打曹丕,而要反目只奪荊州呢?
因為史實上關羽和孫權的關係 不太好..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關羽傳提到孫權想要與關羽聯姻 但是關羽不但拒絕 還辱罵使者)導火線+1
典略曰: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於禁等,乃罵曰:「鰂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
(又在圍攻樊城時 放話說要打孫權) 導火線+2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讬以糧乏,擅取湘關米。(又擅自拿東吳的糧米)導火線+3
因為老闆多次得罪孫權 加上關羽不斷挑釁 終於惹毛了孫權
加上荊州的地理位置 北可伐曹 東可擊吳 簡單說 關羽扼住了東吳的咽喉 又剛好主和派的魯肅已死 接班人是主戰派的呂蒙
所以呂蒙獻計 全據長江 擴張東吳版圖勢力
2008-12-14 20:50:04 補充:
7.當時局勢,一強兩弱,蜀國一敗,東吳必亡,這個道理東吳必定知道,為何周瑜死也要拿下荊州?要是當時與劉備說好,周瑜可率兵攻打預州、徐州,而劉備相助,豈不比拿下荊州更好?
東吳當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周瑜為什麼死都要拿荊州?
因為荊州是用東吳將士的血汗換來的
當時赤壁大勝後 周瑜趁勝追擊 率兵攻曹仁
劉備趁著周瑜和曹仁 硬**時候 偷偷摸走了荊南四郡..
2008-12-14 20:50:25 補充:
期間也不曾派一兵一卒去幫助周瑜
就眼睜睜看著周瑜跟曹仁打的頭破血流
如果沒有周瑜擋住曹仁 劉備能順利拿下荊南四郡嗎
結果周瑜千年來不但沒有掌聲 反而被演義說的是器量狹隘的小人 反而借荊州不還的劉備 變成了正人君子XD 其實周瑜滿可憐的 這一戰周瑜打了差不多一年 才擊敗曹仁 期間死了多少人?
戰爭結束後 劉備開始招兵買馬 廣納賢才 甚至將觸手伸至東吳的地盤 當然讓東吳孫權很不爽
最後劉備借荊州的理由是 地盤不夠安置人馬 XD
孫權當然也有考量 1.塑造「孫劉同盟」和諧之假象
2.對曹操來說 必須同時顧慮合肥戰線與襄樊戰線兩方 造成首尾不能兼顧之局
3.江東兵力不足 劉備方可以協助防守
2008-12-14 20:50:50 補充:
但劉備借了就不還了 說是要拿下"涼州"再還
孫權雖然不爽 但也無可奈何
於是孫權退而求其次 只要求荊南三郡
派了三郡長吏 關老爺還是不領情 通通把他們趕了出來
所以孫權才會派呂蒙 乾脆用搶的....
後來劉備率5萬兵要與孫權開戰 恰好碰到曹操打下漢中
劉備才趕快跟孫權議和 孫權本來可以趁火打劫的
但是孫權不但沒這麼做 還很義氣的簽下"湘水之盟"
與劉備共分荊南等地 也為了幫劉備分擔 率兵發動第三次合肥之戰
2008-12-14 20:52:19 補充:
當時曹操聽到孫權征合肥 把大部分主力都調了過去
要不然劉備能不能打下漢中 都還是個未知數...
2008-12-14 21:02:07 補充:
簡單說一句 劉備和孫權的關係就像是....
兩個人一起去吃王 結果孫權擋王 打的半死
劉備在旁邊納涼 王死了 寶物卻都被劉備撿走
如果你是孫權 你會不會不爽?
2008-12-15 09:19:35 補充:
演義與正史 其實大體走向不差
所以不論演義 正史 你所提問的問題 答案都是一樣的
至於第四點 特別補充一下
就算劉備將70萬大軍通通推上北伐前線 也一樣沒有用
因為蜀地難行 糧草運輸不繼
諸葛亮當時五次北伐 有好幾次 都是敗在糧草問題上
2008-12-27 07:43:19 補充:
諸葛亮 周瑜 魯肅 等人 早在赤壁發生之前 就看出曹兵必敗了
否則也不會以寡擊眾 就連同陣營的賈詡都不看好曹操南下
常勝將軍本來靠的就不僅是才能
每一場成敗 或多或少 都有運氣成分 牽拖一堆也於事無補
要真的說運氣 官渡之戰的勝敗 運氣就佔有很大影響...
乾脆說他運氣比別人好..出生在官宦世家嘛..
- 1 十年前
我以正史來替你解答,野史很多都是虛有的
1.曹操最多25多萬人,哪來的80萬,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不內行,因為水軍的將帥菜帽 跟張允被曹操殺了,另用外行的人來打水仗,被打的屁滾尿流(再加上陣前換將軍心不穩),而且死的機乎都是荊州人,主力說實在的 沒有太大的損傷,更別說有什麼華榮道被義釋的事
2.劉備當時很難拿下荊州,因為裡面的主流是偏曹操,而如果強行將會受到荊州跟曹操的夾攻,很容易全倒,事實是沒能力拿,而不是道德上不拿,如果說道德,為什麼不拿劉表拿劉璋,豈非更沒品
軍事上沒什麼道德不道德,所以曹操討厭劉備是因為覺的他很假
而且假的很成功
3.以地理戰略上而言,不可能先打江夏再打江陵,因為江陵是咽喉處,沒先打江陵不可能打到江夏
4.阿備哪來的70萬,最多出10萬人而以 正確好像大概8萬多人,
當時除了阿備跟阿飛要打,所有人都不要打,因為危反共同抗曹的戰略,所以當然是阿備跟阿飛自己去打,且基地也要有人防
如果阿備沒出兵打東吳,其實歷史的結果也不會差太多,因為北方太大了 且曹操相當高明導至他手下高手如雲,最終2國也是會被曹軍所滅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有遠見的阿亮跟阿肅才會堅決要2國同盟共同抗曹,以免一一被滅,只有等到對方政治敗壞時再出一舉滅掉,可惜先政治敗壞的卻是吳跟蜀
5.根本不可能,曹操死後,曹丕也是個狠角色,他在很快就穩定政權
,不管是人才,地員,資產,都還是曹氏最強
6.就是短視近利,為了個人恩怨及小利互爭,只看眼前的問題,真正能看的清大勢的 就第3者而言來看,東吳就是魯素,蜀就是諸葛亮
至於周瑜他雖然厲害 但論看的見大局 還未必及的上魯素
7.那是演義亂說的,周瑜實際上是個能力胸懷都很大的一等一人才,不然他不可能擊退曹操,阿亮當時見到他時,阿亮還是沒打過大仗的新人,周瑜在軍事上算他前輩,周瑜是事後氣劉備跟阿亮,仗都東吳的人在打,死的人也大多都是吳兵,為什麼戰果劉備搶去吃,所以很不爽他們2個,等於是黃鼠狼,在氣的同時,他正在啃襄陽城,裡面是曹仁,很難打,後來中箭受傷,修養一年就掛了,就把大位傳給魯素,他也是算能力很強但運氣不好 跟他義兄孫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