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
Lv 7
? 發問於 藝術與人文歷史 · 1 十年前

為什麼福建移民絕大多來自閩南?

從馬祖回來以後我有個疑問

為什麼當初福建移民以閩南的漳、泉為主

而好像沒有福州方面的移民跨海來台灣

據我所知我國除了馬祖以外,台灣本島沒有一個地方是講閩東方言

看地圖,閩江以北的地區也是山多平地少,想必推力也很大,應不亞於閩南。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所導致的嗎?

更新:

謝謝回答

但我想知道的是

閩東、閩北和閩南只有一線之隔

為什麼福建北部的居民沒有移民過來台灣呢?

去了一趟馬祖之後發現閩東話(福州話)和閩南話根本不能相通

建築型態也差蠻多的(閩南三合院vs閩東一顆印建築)

到了馬祖感覺像出國一樣

所以才會好奇阿

更新 2:

再次謝謝補充

我自己也在蒐集資料

發現東南亞、美國都有大量的閩東移民

那些社區理所當然的也都是講和我們閩南語幾乎不能相通的"閩東話"

然而他們卻捨近求遠不來對岸的台灣

反而是居住在比較遠的廣東客家人來到台灣

所以我才會覺得很疑惑

因為當初福建移民都是原鄉生活太困難(山多平地少)

所以才外移的

閩東、閩北的人們也迫於生活,移民到了印尼、馬來西亞、美國等地

就是沒來台灣,真怪異阿...

總之,謝謝大大一起參與討論啦!歷史真是奧妙...我自己也還在找資料ing >"

3 個解答

評分
  • Su
    Lv 6
    1 十年前
    最愛解答

    17-18世紀是閩南人海外移民的高潮時期,也是台灣移民社會形成和發展時期.台灣移民以閩南人為主,可說是閩南社會在海峽對岸的延伸.推動閩南人移民海外的內因是明中葉以來的人口壓力,而16世紀中葉歐人東來以後帶動的商貿和東亞、東南亞沿海地區的開發使對中國商販和勞力的需求大增,則是吸引閩南移民的拉力.在整個17-18世紀,始終存在著華人海上商貿和海外移民的互動.閩南人冒險、重商的人文精神,則是使這種推力與拉力作用得以實現的主觀原因.

    17世紀20年代以來,由泉籍鄭氏集團主導的海外華商網絡和台灣開發則是台灣泉籍人多於漳籍人和泉籍人主導台灣商貿的主要原因,這與17-18世紀海外華商網絡和華人社會以閩南人為主、閩南籍者又以泉府人居多是相一致的.

    資料來源: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2001年01期,莊國土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hqhrlsyj200...

    2008-07-09 22:12:29 補充:

    閩南人喜歡冒險,重視商業,閩北人的個性,可能比較安定,不喜歡趴趴走。雖然只有一線之隔,可是會造成很大的人文差異吧,好像宜蘭人、台北人、高雄人人文個性也有很大的不同。

    我每次去台東,也覺得像去外國。去鄉村地方,也感覺好像去外國一樣。慣用的語言、想法都很不一樣。

    2008-07-09 23:37:17 補充:

    記得以前曾聽老師說,福建移民並不是因為生活困苦才選擇移民,而是為了一夕致富,所以來台灣冒險,台灣從以前就是商業國家,海盜的天堂。我認為可能是因為閩南人佔地利、地理之便,早早就先搶到海口、河口這些好地盤,導致閩東、閩北人只好選擇到更遠的地方經商探險。

    2008-07-09 23:44:46 補充:

    找到一些比較精確的資訊:

    2008-07-09 23:45:07 補充:

     十六世紀三、四0年代在遠東海域展開來的,正是中國史上的嘉靖倭亂。嘉靖倭亂中的倭寇絕大部分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

    也就是說當西方的航海勢力來到遠東的時候,也正好是中國東南地區的人違反禁令到海上去的時候。那是因為西方的航海國家,尤其是第一波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這個時候到了南中國海域。十六世紀初葡萄牙已經來到了廣東海面,在那兒尋找與中國貿易的機會。到了一五五0年代,明朝政府終於給他一個小島──澳門。另外,西班牙在美洲的墨西哥開銀礦,把墨西哥銀運到馬尼拉,在一五七0年代初期,已占領馬尼拉。

    2008-07-09 23:45:33 補充:

    這些國家來到東方,希望與明帝國貿易,但明帝國自有一套朝貢貿易制度,非朝貢國便不能進入中國貿易。

    於是這些想與中國貿易的西洋國家便發展出一種辦法:你不讓我到你家做生意,我便在你家門外擺攤子。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貿易據點,就像是在那裡擺起攤子,然後向中國東南沿海大聲喊話:「這裡有貿易機會,大家快出來呀!」一樣。也就是說,這時候歐洲國家來到中國東南海外圍的鄰近地區找到據點,然後引誘中國人下海做生意。於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便有大批人紛紛違反政府禁令前仆後繼地出洋做生意了。這是十六世紀中葉,中國東南海域的新情勢。

    2008-07-09 23:46:44 補充:

    月港開港,中國沿海的人民出洋,即為近代華僑的開始。因為出口港開在閩南的漳州,因此當時出洋的多是閩南人。

    閩南人出洋的最重要去處是馬尼拉,因為西班牙人搬了墨西哥銀在那兒等著。這也是為什麼菲律賓的華僑以閩南人居多的歷史原因。

    2008-07-09 23:49:39 補充:

    但是,十六世紀中葉之後就不一樣了。如上面所提到的,十六世紀中葉之後,馬尼拉成為東亞地區重要的貿易中心,中國東南海域也熱鬧起來了。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被在這個海域頻繁來往的東、西商人「發現」了。

    2008-07-09 23:53:14 補充:

    其他詳情,請參考以下網頁:

  • ?
    Lv 4
    1 十年前

    台灣的福州人應該也不少,台南就有個福州廳。

    福州人來台灣,身帶三把刀:剪刀(裁縫)、菜刀(廚師)、剃頭刀(理髮)。其實福州來的雕刻師傅也很多,尤其廟宇的雕刻。

    台灣的鼎邊(走坐)就是福州的鍋邊糊,淡水魚丸就是福州丸,光餅就是福州的繼光餅(紀念戚繼光)、菜粽可能也是源自福州。

  • ?
    Lv 7
    1 十年前

    1.地理上兩地距離最近.來台自然閩南人佔

    2.歷史上,自古以來兩地就有往來,只是在顏思齊.荷鄭時代以前,福建來台的大陸客,目的在捕魚或經商,很少留下。顏鄭原籍漳泉,跟隨顏鄭開墾的自然也以閩南人佔多數。

    3.閩南人擅於航海經商,較能適應台灣海島生活.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