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
Lv 5
? 發問於 藝術與人文歷史 · 2 十年前

”你覺得”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司馬光、歐陽修等人是反對王安石新法的主力人物

王安石和司法光、歐陽修更曾一度是交心的好友

但是為什麼當王安石實施新法時

司馬光、歐陽修卻不願意配合幫助王安石實施新法

王安石的新法對於宋朝的弊端都是切中時弊的良法

當然

----------其中也有出於良意但是卻有相對弊端的新法

可是只要司馬光、歐陽修等人願意全力支持王安石

我相信絕對不可能會造成""那麼多相對的弊端""

有人說王安石為人剛愎自用

因此任命的新法官員有一部分都是貪贓枉法之輩

可是

如果司馬光、歐陽修能夠動員他們手下的清流官員

我總是相信不至於會造成那麼多弊端

司馬光、歐陽修的為人歷史上都有相當程度的好評

我實在不願意相信他們是為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國家大局

如果王安石的新法有不盡善之處

他們也可以全力配合

將不盡善之處努力彌補

--可是他們沒有

--他們選擇全力抵制新法

新法往往是牴觸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

所以遭到抵制是可以想見的

但是司馬光、歐陽修等人頂著國家大儒的的名號

當對於他們利益有損失的情況

卻拿著""新法不能盡善""的皇皇之論

用來抵制王安石的新法

這樣的人怎麼會成為天下人景仰的宋朝大儒呢?

新法之所以完全失敗的主因是因為

不僅牴觸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更高估了那些朝堂大臣的人品

------------------------------------------------------------------------

上述是我覺得王安石新法失敗的原因

後人往往將王安石改革失敗的原因歸咎於王安石的剛愎自用

但是宋朝到了神宗年間已經是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時候

如果國家再不改革

宋朝最後的結局已經告訴我們了

--先是遭到金國攻陷北方

--最後更被蒙古逼得宋朝最後一任皇帝跳海自盡

你覺得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3 個解答

評分
  • 2 十年前
    最愛解答

    好高深的問題,以下是資料加我的看法。

    王安石變法又稱作熙寧政變。我也相信,就算王安石在政治上被批為"剛愎自用",但對於歐陽脩和司馬光等大儒的諫言,也因在他採納之中,王安石是真的想要讓國家復強,至少在他隱居之前。

    王安石隱居後,新政由韓絳主持,簡單講是王安石推鑒給神宗的宰相。期間韓絳、呂惠卿並非像王安石樣機極且誠心想讓國家富強,且抱著敷衍茍且的態度,不消連新黨的人也受不了,所以神宗請王安石回朝整頓新政,隔年再隱居直至病逝。

    王安石第一次隱居是因緩合舊檔施加的壓力而稱病辭職,假若真如書上寫的,他是個很剛愎自用的人,何必在意舊檔的壓力呢?自己的政策是不會錯的阿。有此看出,王安石是有採納舊黨地看法的,又或許他也知曉那個政策不妥,身為起始人,政治失敗只有一個字,下臺。

    神宗逝世下任是宋哲宗。但他只有十歲故由高太后聽政。極力推崇新政的神宗逝世,在那之前,有志不能伸冤的舊黨人士當然就極力上書,加上又有舊黨Boss司馬光。高太后以司馬光道德文章和其為人被儒林推崇,逐以司馬光為宰相。

    沒有王安石的新黨依舊持續著,直到後來的元祐更化,新黨的人被高太后罷黜殆盡,且新法六法也被罷盡 (是不是全罷近我沒有更加一步的查,有待良士提醒)。

    新黨當然"不爽快"呀,從後來司馬光逝世後還被新黨的人挖出來鞭屍就可知。而後高太后病逝,因哲宗在位其間,並無實權,故此忿忿不平,這下子他能自己做主了。哲宗聽從楊葨的建意,復用新黨人士,之前的呂惠卿等樣子的人又得了意,處處找舊黨人士麻煩,更後來沒了司馬光,舊黨沒有了三朝元老當檔箭牌,也沒在出似唐宋八大家的人才,故宋就在新舊黨征之下越來月越敗壞...。

    重點,王安石真的有錯嗎??

    沒錯,王安石的熙寧政變的卻有些不合理之處,然則舊派怎會搖頭呢??

    那他真的是剛愎自用的人嗎??

    沒錯,但固執又並非凡人才有,司馬光等人的堅持,不也是另一種固執??假若王安石下有良才,而並非借彼升官之人,我想跟本不會有兩派之分。就算有呢??哀...一薛居洲,獨如宋王何??

    總結,變法最大失敗在那?

    我想,回歸原本,可能就是王安石操之過快,以現況擇才,而無僅慎用人吧。

    資料來源: 我+書的吃資料 (有錯幫忙提醒呀~~以免害到別人..)
  • 匿名
    2 十年前

    原因在於王安石不能盡人和.政策再好.也需要人來推動.大量的人來推動.並不是說司馬光或歐陽修等舊黨也支持新政.就能把新政搞好.這些人都是中央的官員.新政要能落實推動.還需要各地方官來一同配合.但新法剝奪的卻正好是這些地方上豪族的利益.說司馬光和歐陽修是既得利益集團的領導是不公平的.從文獻上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這種人.他們只是因為跟王安石政見不合.在朝又是大官.所以被拱出來當成舊黨的領導.可以說.司馬光和歐陽修也是改革派.只不過不贊成王安石那種有點極端的變法.是漸進派的.可惜的是.王安石沒能做好人際關係.他的新政儘管立意很好.而且確實是能解決一些問題.但一到了執行面.地方官員誰都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所以反而擾民.而最糟的是.王安石獲得權力的手段很有點下流.而且蠢.動不動就把敵人外放到地方去.但外放到地方後.這些人又變成他新政的執行者.這樣新政能執行的好才有鬼.加上他為了對抗舊黨勢力.又起用了一批操守不好的小人.搞到後來.他自己也下臺.還有一點也是很糟的.就是當時的士大夫也很奇怪.政治問題硬要扯成是道德問題.道德問題又一定要政治解決.所以仇就越結越深.到最後北宋就在黨爭中走向滅亡.

  • 匿名
    2 十年前

    我覺得是因為理想太高 難以實踐

    或許是那樣的高標準 無法得到一般人的共鳴吧 以致無法落實

    剝奪了許多人的既得利益 還有不適應新政令的問題

    在推行新法時 雖然眼光遠大

    有一些細微但重要地方沒有顧慮到

還有問題嗎?立即提問即可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