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知識+ 將於 2021 年 5 月 4 日 (美國東岸時間) 停止服務,而 Yahoo 知識+ 網站現已轉為僅限瀏覽模式。其他 Yahoo 資產或服務,或你的 Yahoo 帳戶將不會有任何變更。你可以在此服務中心網頁進一步了解 Yahoo 知識+ 停止服務的事宜,以及了解如何下載你的資料。
日本當年為什麼要發動侵華戰爭?
中日八年戰爭雖然由中國獲勝
但是中國的勝利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靠美國的幫助
所以日本激進派份子其實是看不起中國的
----縱使八年抗戰是中國獲勝
所以這也注定了中日在不久的未來注定還是會發生戰爭
只是什麼時候沒人知道罷了
但是我想也快了
回到主題
日本當年為什麼要發動侵華戰爭?
7 個解答
- 匿名2 十年前最愛解答
日本雖然有這樣激進想法的人但是目前的世界局勢日本人自己也很了解有很多次中國的潛艇開到日本領海裡面(聲稱是誤入)日本也不敢怎樣都是事後提出抗議結果也是造成有激進派的人提出應該有所行動可是比起台灣的態度日本的確在很多方面對中國比較硬但是仍然與中國儘量不起衝突而且試圖建構正向的關係畢竟現在的中國是不能跟八年戰爭的那時候相提並論的日本當初發動侵華戰爭以內部的原因來看當然是為了獲得中國大片領土和利益以外部的原因來看當時的中國早已從清朝末年開始就已經國力衰微另外美國並不是真正的幫助中國而是由於日本侵犯到美國領土才導致美國也加入對日本的宣戰p.s.目前的中國政府雖然表面上也儘量試圖跟日本建構外交關係但是事實上在底下卻支持甚至參與煽動人民的仇日情緒與價值觀通常大陸人仍然會將"日本"與"可惡"兩字劃上等號
- 時空旅人話滄桑Lv 52 十年前
1、經濟壓力:日本經過1920年代的繁榮期後,受到世界經濟大恐慌的衝擊,日本百姓生活日亦艱難,為尋求殖民市場解決經濟問題,逐將注意力指向積弱的中國。
2、政治壓力:1930年代的日本因經濟問題引發百姓及軍人對政府的懷疑與不滿,軍人武裝叛變及百姓搶米暴動時有發生,日本政府許多官員也有不少遭到暗殺,政治日異動盪,為了減緩政治上的壓力,逐冒險將老百姓的注意力導向海外。
3、民族問題:日本自清末以來一直想擴展在中國的利權,導致中國長年排日,日僑日商生命財產經常遭到威脅,引發日本對中國不滿的民族情緒。(現在好似歷史重演)
4、國際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不久,國際開始瀰漫姑息主義(英、法)及孤立主義(美國),使日本認為就算他進軍中國,其他各國直接介入戰局的可能性也十分渺小──這一點日方判斷的很正確,日本自1931年開始逐步侵略中國,一直到1941年底整整十年,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援助可以說是少的可憐,大舉介入的情況就更別說了。
5、軍事問題:日本軍隊認為滅亡中國用不了三個月,最多也用不了一年,不料全力打了四年(1937‧7~1941‧12)依舊苦戰不下,這證明了戰前日軍對中國抵抗能力的嚴重錯估,也證明了日軍當時十分輕視中國軍。
- 2 十年前
看了這麼多大大的回答。。。在下只能部分認同!
至於當年為何要發動戰爭,在下作以下簡答:
日本是島國,原料資源跟台灣一樣本來就少,需要進口才能維持全國的生存。
中國大陸這麼的大,物質又豐,再加上地理位置良好,當然會成為日本的第一目標。而國內的確也有開戰的聲浪。但礙於大部分還是反對抗戰的輿論,當時日本並沒有立即發動戰爭。畢竟戰爭耗費傷財,也會犧牲掉很多人命。
上面只是內在因素。。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因為當時經濟大恐慌的影響,造成日本嚴重的傷害,使得日本不得不侵略中國大陸來解救日本國內的民生問題!
資料來源: Meself - 匿名2 十年前
老實說
我雖然愛好歷史 但我不能原諒歷史
我痛恨日本狗
想想看一個人今天從你身上學到多少東西走 受你思想影響多大
從你那邊學到最棒的東西
她卻反咬你一口 甚至把你親朋好友都殺害了
作何感想?日本人 我永遠都不原諒他們
- eggLv 42 十年前
基於看不起中國卻又覬覦中國豐富的資源和龐大的領土
且柿子是挑軟的吃呀
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
便被世界擁有野心的帝國主義看穿了
因為中國不但自以為是
且以為不可一世
但是由歷次戰爭中並沒有得到教訓和領悟
仍然過著顢頇的日子
而日本一個相較於中國
不過是彈丸之地
清廷更不會放在眼理
且自明治維新後
國力大增武器精良
便積極向外尋求侵略
韓國和中國因地利之便且誘因過大
爆發1895年中日甲午之戰
自此爾後中國不過是個纸老虎日本軍閥更不放在眼底
當國父推翻滿清 蔣公北伐統一全國之後
日本方面擔心中國的強盛會影響其之發展
另外最直接之原因便是1936年12月12日發生之西安事變
雖然蔣委員長被挾持13天之久
最後是以少帥張學良護送蔣回京落幕
日本藉由此一事件之發生
看到了全中國人民積極尋求抗日的團結
深怕再晚個三五年
中國會強大
因此提前於1937年7月7日發動盧溝橋事變
全面侵華